当朝阳在北煌草原的天空探出头来之时,地平线上渐渐显出一队人马来。
这队人马个个扛着一杆大旗,人人皆是鲜衣怒马。
为首之人,是已经胡子花白的独孤茗山。
如今的他,是赤鸠部的话事人,也是鸠国的话事人。
而他身后的,是从鸠国各部落集结过来的贵族领袖们。
当众人渐渐来到近前时,打南面也来了两匹马。
众人一看,其人竟是早被逐出煌海草原的摩鸠王慕容晓天。
不过对于慕容晓天的到来,一众鸠国贵族们并没有排斥他,反而表现出最大的友善。
他们一一对着慕容晓天施礼,送上鸠国人特有的祝福。
而慕容晓天也对他们还以同样的礼节。
跟随慕容晓天之人,是他的长子慕容贺,一个十八岁就长得健硕异常的猛将。
而慕容晓天的幼子慕容平则被他留在了徐江城中。
让鸠国各部族领袖放下利益争斗和隔阂的,是一个鸠国建国以来便代代相传的使命。
这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往的方向,正是北煌草原最北边的内煌之地。
他们每个人都是鸠国最高贵的人,但今日,他们的目的都是赴死。
保护内煌之地不被侵犯,是鸠国各部族先祖传下来的使命。
但这一次,这个使命被人打破了。
除了寒云后金钰率领的二十余人,还有一支万人大军进入了内煌。
那便是卓克的斥候营。
没有人明白当初卓克是如何做到的,但他的确是做到了。
上万人化整为零的进入北煌草原,躲过了所有的鸠国人的侦查。
最关键的是,他们还将大炮运进了内煌。
震天的炮响让内煌这个神禁之地烟尘四起,也让整个北煌草原失去了他们代代相传的骄傲。
当圣兽死亡的消息传到各部族的时候,这些部族的首领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大错已经铸成,敌人也是自己无法战胜的存在。
所以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以最神圣的方式赎罪。
很快,他们便与卓克的斥候营对上了。
而此时的斥候营,不知何种原因只剩下了区区两千人。
而独孤茗山所率领的鸠国贵族军团,人数达到八千余人。
双方很快在草原上结成阵型。
卓克选择的是锋矢阵,他也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
而他所打出的旗号,不是涵国旗号,而是寒云国的腾蛇旗。
很快战斗便打响了。
鸠国的贵族们十分擅长马战,他们不但弓马娴熟,而且座下皆是良驹。
但卓克的斥候们同样都是万里挑一的精兵悍卒,其作战能力无不以一当十。
这场上万人的战斗,最后生还之人不到两千。
当慕容晓天终于将剩余的鸠国人聚拢在一起时,他发现所有的青壮年们都战死了。
剩下的人全都是一帮垂垂老矣的部族领袖。
没想到最后的荣耀之战,还要体会一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而独孤茗山此人,则同样战死了。
姜是老的辣。
有时候战斗不止拼体力,还拼经验。
卓克以壮年之威斩杀了数名鸠国儿郎,其中就包括慕容晓天之子慕容贺。
但他没有能够在独孤茗山的纠缠下存活下来。
但以两千对八千,杀敌六千,也算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了。
卓克与白马将军张守诚等大将不同,从来没指挥过超过三万人的大战。
但他的单兵作战能力真的是整个大陆最强的。
所以战斗之后,鸠国人给了在场所有战死之人最高的荣誉。
来自各部族的人将这些将士们运送到了北溟山的另一面,交给了徐江城的守将。
那守将自然认得卓克。
于是涵王李佳宇派人用火车将他们迎回了归云城,用国礼将他们葬在了归云城北。
而收拾残兵后的慕容晓天,则率领部众继续北上。
很快,他们便与金钰等人遭遇了。
战斗还没开始,慕容晓天和他的同伴们便感受到了那铺天盖地的压力。
他们座下的骏马,从本能上感知到了危险。
但是作为长年驰骋疆场的战马,它们也知道在一些极度危险的时刻必须硬着头皮上。
而它们背上的鸠国老将们,一边竭力克制着那份扑面而来的恐惧,一边因为兴奋而浑身颤抖起来。
他们不是第一天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仙人。
圣树禁林之中的圣蟒和圣虎,他们中的所有人都见过。
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有一环,便是身为酋长继承人的他们,会在成年之日被带到圣树禁林之中朝圣。
在那里,他们会被告知仙人的嘱托,以及身为守护者的职责。
可是这么多年,谁也没真正的见过仙人。
而这一次,他们面前便有真正的仙人,而这些仙人一来就是二十来人。
其中更有一人是寒云国的王后。
一袭粉衣的金钰淡定地坐在马背上,身旁是身着白衣的天香。
而二女前方,是枯木真人游浚和他的二十名弟子们。
游浚坐在一个紫金葫芦之上,而他的二十名弟子,则御剑飞在低空中。
这是任何凡人见到都会疯狂的场景。
御剑飞行,无论是哪个世界的人,都会觉得此事很帅。
随着一声号角响起,慕容晓天带头发起了冲锋。
圣地遭到入侵,入侵者就在面前,作为守护者无法逃避责任。
哪怕是粉身碎骨,哪怕是螳臂挡车,哪怕是以卵击石,哪怕是飞蛾扑火,也必须冲锋。
这是鸠国人最后的倔强,以及他们最后的骄傲。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铺天盖地的飞剑在空中飞舞,战马上的勇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
最后只有慕容晓天冲到了金钰和天香的面前,或者说是他的战马带着他的身躯来到了她们面前。
对于这些凡人们蝼蚁式的自杀行为,金钰没有开口评价一句。
她和天香绕开了满是血污的草原,一言不发地朝南走去。
游浚带着他的弟子们紧紧跟随着二女,像所有的仙人一样,没有任何世俗的情感。
许久之后,各部落的部众们来到了发生战斗的地方。
他们收殓了勇士们的尸体,抹着眼泪离开了。
此役之后,煌海草原再无贵族。
很快来自涵国的军队便接管了煌海草原的治安,李佳宇让人在此处设立了煌海郡。
而所谓的治安,无非就是禁止各部落之间相互吞并。
至于税赋之类的政策,在这里是没有的。
于是在寒云历平宁十六年秋,瀚海草原和煌海草原正式划入涵国国土。
鸠国从此消失,只余下了一个叫鸠的民族,一个统一的不分彼此的民族。
……
……
对于金国以外发生的一切,冯海钧一清二楚。
他这个捡来的金王,已经做了五年了。
这五年里,金国人民得到了极为短暂的休养生息。
而金国的政治,也在数万青年才俊的管理下变得一片清明。
所谓清明,不过是人民有衣食,官员不徇私,富户不凌弱,贫人不偷盗。
作为一国之君,这样的政绩足够了。
冯海钧并不追求称霸天下,也不追求荣极一身。
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个不作为的王。
但也正是这个不作为的王,让金国人民挑不出一丝毛病来。
胡天玉最后放弃了自己的任务,他不想为了那个所谓的仙人令使金国再次回到动荡。
在临走之前,他找到了冯海钧。
“依你之言,寒王后想要整个天云大陆统一?”
冯海钧问胡天玉。
胡天玉怅惘地点了点头,对于冯海钧的孤身接见,他很感激。
“那这跟你要离开金国有何关系?”
“我不打算再搅得天下不宁了。”
“那又与你离开金国有何关系!”
冯海钧依旧不依不饶地问。
胡天玉抬起头,看着冯海钧,“因为寒云后的命令,在下不能违抗。”
“你违抗了吗?”冯海钧摊手问到。
“这……算是违抗了吧!”
冯海钧大笑着摆了摆手,“让天云大陆合而为一,最后需要怎么做?让涵国吞并金国?”
胡天玉点了点头。
“那我就降了涵国不就完了?”冯海钧走下王位来,“多大个事儿?”
“可是……这样大王就……”胡天玉露出一副惊讶的神色。
把一个国家让出去?这事儿是那么随便的?
是的,对于冯海钧来说,这事儿就是这么随便。
一开始他也不是大王,所以如今他也可以不是大王。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费尽心思把什么都抓在手里的人。
他们在乎忠诚,在乎财富,在乎名声。
他冯海钧在乎什么?
以前他在乎过忠诚,所以他叛华归陶也不效忠成王。
后来他在乎过名声,所以想要力压张守诚一头,成为寒云第一将。
再接下来,寒云王韩诺告诉了他,一切都是烟云,这个世界会先这样,再那样。
冯海钧一开始不信,后来所有的事情都一一应验,他这才相信了人算不如天算这句话。
天下事,无论投入多少精力,最终结果只有两个,成或败。
人们对于成功之事往往没有什么意见。
但对于失败之事,却总是想要再努力努力,而不愿意说服自己接受。
冯海钧如今学会了接受。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接受失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更何况有的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与努力不努力没有任何关系。
譬如封建王朝这种事情,随着人民的力量逐渐强大,王都是要倒台的。
只是王位在谁的手上被丢掉而已。
所以他对于此事很看得开。
为何要为了这种事情让百姓们打得你死我活?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给涵王李佳宇写了封信,信中说自己不当王了,让李佳宇赶紧派人接管金国。
李佳宇收到信的时候整个一脸懵逼,但还是安排人前往金国确认。
结果涵国这边的人还没到,冯海钧便带着自己的亲信到了大青山。
他拒绝了李佳宇封的所有侯爵,在讲武堂谋了个教师的差事。
而接管了金国的涵国,直接将原有的管理班子调整了一下,就继续修生养息了。
寒云历平宁十六年冬,涵国和平统一金国,天云大陆重归一统。
寒云历平宁十七年正月,涵王李佳宇改国号为天云,正式行天云历,是年为天云和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