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海钧的一通忽悠下,青衣军与复云会再次达成了一致。
与上一次西伐相比,这一次并没有那么顺畅了。
因为华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百姓与成氏家族的矛盾,转化为了百姓与临时政府的矛盾。
但临时政府中,有许多既得利益的贵族阶层。
所以他们在对抗起西伐军的进攻时,不但不接受招降,还更加不遗余力。
从东泉关打到寒云城,死伤了许多人。
当然,大多数都是临时政府的士卒。
因为科技的碾压,还是实实在在的。
冯海钧不是一个好搞谋略爱夸自矜的人,他很务实。
该用大炮就用大炮,该用炸药就用炸药,该用人海战术就用人海战术。
他将青衣军和复云会重新整编,充分掌握了两支队伍各自的优势。
又将自己带来的三万人分散到部队中去,给他们带来纯寒云系的战斗理念和知识。
很快便拥有了一支十五万人的现代化军团,除了弹药稍微有些不充足,其它方面堪称完美。
所以这样的部队,基本上是无法被阻拦的。
反倒是临时政府军手里握有的武器和资源,成为了他们的给养。
不过还是有给西伐大军造成威胁的打法出现,就是萧国此前大量运用的巷战。
第一次遇到运用巷战进行守城的,是在一座叫洛峻城的城市中。
这所城市的守将,是一个与老狗一同从大青山回华国的人,叫雷航。
他本是一个很进步的青年,但在享受了权力的变现后,他放弃了理想。
毕竟躺在他人的身上敲膏吸髓,是让人轻松的唯一办法。
为了这份轻松,他研究了所有对抗西伐军的战术,最终选了巷战这条路。
但他从心里是知道这条路走不通的,因为大势摆在那里。
正确的战术,只能延缓失败而已。
只有战略对了,才能最终获得胜利。
不过他的战术,在老道的冯海钧面前,还是不够看。
冯海钧发现洛峻城内的布防后,只是浅尝辄止地进行了一下小范围接触。
在确定巷战打不得之后,便直接带军略过了这座城市,只留下了一万人马屯驻在附近一个交通要道。
最后躲藏在洛峻城中的两万人马没有放出一枪一矢,便在听闻寒云城被攻破后出来投降了。
雷航被自己的部下捆成了一个粽子带到了城门口,是老狗亲自处决的他。
青衣军的规矩,背叛者一律处死,一如寒云律。
西伐战争,冯海钧打了一年半,比上一次来慢了许多。
但这也是十分了不得的成就了。
建立在寒云城的临时政府倒台以后,冯海钧立刻按照韩诺当初构思的三省六部制创建了执政班子。
胡天玉、老狗、何绍诚、周凝、张赫、王休等人都再一次进入了权力中心。
这一次,他们没有再丧失主动权。
三万名饱学之士很快让华国的每个城市都焕发起生命力来。
各行各业都有了正确的指导和管理。
寒云历平宁十一年。
华国改国号为金国,冯海钧任金王,遥尊寒云王为主。
胡天玉出任金国户部尚书,以其善交易,能生财。
老将周凝出任金国吏部尚书,以其有察人之能,任人唯贤。
苟富贵出任工部尚书,以其对先进技术比较了解。
张赫出任兵部尚书,以其懂治兵、养兵之道。
王休出任礼部尚书,以其懂规矩,能成方圆。
何绍诚出任刑部尚书,以其刚正不阿,能守法执法。
冯海钧在定下一干执行者的人选之后,终于体会到了韩诺当年的那套思想有多先进。
每一部,都受到其他部的制约。
兵部想招兵买马,得找户部要钱。
户部要赚钱,得找工部要产出。
…………
只有下面的人相互制约了,才没有人来制约他。
但他也渐渐地体会到了韩诺为什么想跑,因为破事儿太多了。
总有吵不完的架需要他来做主,总有操不完的心需要他来劳神。
没过多久,他便有些倦怠了。
于是他将韩诺当年跟他提起的另一种管理模式翻了出来,叫君主立宪制。
……
……
与金国的主动改革不同,鸠国全身心地抗拒了改革。
与改革一同被拒绝的,还有鸠王慕容晓天。
赤鸠部的一名大酋长趁着摩鸠部衰落拿下了鸠国,当上了新的鸠王。
慕容晓天在陈东倒台以后,连自己的部落都回不去了,在北溟山以南的一座城中定了居。
这座城叫徐江城,是为了纪念徐江建立的。
这城临近一座巨大的煤矿,靠着煤矿里拉出的一车一车的煤换取各种生活物资。
因为这座煤城的富庶,所以这座城市的守将并不在乎多养一个没了实权的草原王。
而鸠国,逐渐变得闭关锁国,不再与中原大陆进行来往了。
……
……
至于陶国,如今变成了涵国。
之所以叫涵国,是因为与韩跟寒同音。
这个字是为了同时纪念韩诺和江秋寒。
为什么要这么命名,自然是现任国主李佳宇为了展示自己的不忘初心。
李佳宇是在平宁十年初坐上的王位。
他为寒云王韩诺与陶王江秋寒发丧,举起为二王复仇的大旗。
抚南大将军肖冲作为第一时间围困归云城的将领,也第一时间发起了攻城。
陈东和朱灵组织起来的军队不战而溃。
最终当肖冲带着人马冲入烟波园的时候,陈东被朱灵所杀。
朱灵死在乱兵手中。
至于徐睿,也被人发现自杀于府中。
杀死她的那把枪,正是当年她杀死漆黑子的那把,天云大陆的第一把枪。
李佳宇进入归云城的时候,肖冲已经带军退回了城外的营中。
双方像是约好了互相换防一般。
很快,肖冲的部队便离开了归云城,回到了萧国被占领的十一城。
李佳宇则很快的掌握了大权,自立为王。
这一次,李佳宇没有再册封兵马大元帅,而兵部尚书也选用了从不打仗的电工陈小林。
至于电工陈小林的工部尚书职位,则给了从腾蛇寨时起便一直跟着李佳宇的黄权志。
会计小杨的户部尚书,依然无人能替代。
陈东的礼部尚书职位,则给了史鸿逊。
朱灵的刑部尚书,给了斥候营起家的卓克。
剩下一个吏部尚书位置,因柳柒七摇身一变成了寒王后,所以也空了出来。
原本这个位置最适合的人是做教育出版的张云。
但在调查韩王遇刺的消息时,人们才发现他死在了韩诺在大青山的四合院中。
一时间不知放谁在上面,柳柒七竟将学畜牧医学的何怡娟抓来放在了那个位置上。
从新建立了领导班子的涵国,突然变得一片政治清明。
李佳宇采用的大致方针与韩诺差不多,都是休养生息。
但区别在于,这个政策的最终实行,中间隔了近十年。
若是这十年没有发生“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各种事故,韩诺可能早就利用技术优势统一了全天云。
不过这些年的动荡,也解决了一个问题,便是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一开始的陶国是作为战败国被寒云国吞并,虽然江秋寒复了陶国国号,但仍给人鸠占鹊巢之感。
等到李佳宇入主归云时,人们已经接受了十来年的新思想教育了。
而柳柒七作为青山会和讲武堂的校长,自然也是积累了不少人脉。
所以他们的上位,倒是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对。
……
……
北溟山中。
一队人马正在翻越雪山。
领头的,是一个穿着白色紧身装的艳丽姑娘。
正是韩诺的侍女天香。
天香的身后跟着裹着狐裘的金钰。
金钰身后,是一个黑瘦的老者,正是枯木真人游浚。
游浚的身后,则有二十名身背长剑的白衣少年。
而韩诺,则不在队列之中。
这行人在雪山之中显得特别突兀,因为他们的身上,有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味。
仿佛一群天仙。
“主人,翻过这座山,下去就是煌海草原了。”天香对金钰介绍到。
金钰点了点头,“内煌的位置确定了吗?”
黑瘦老者游浚打马上前与金钰并驾齐驱,“内煌的位置,似乎不在地面,届时恐怕还得主人亲自出手。”
金钰看了看天上的飞雪,默然不语。
一行人就这么驱马前进着,朝着煌海草原进发。
……
……
萧国丰乐城。
一处地下赌庄的密室之中。
张荣悠然地数着面前的金锭。
这算是他的一个特殊爱好,数钱。
自从说服冯海钧在临芸城建设水港码头,又承包下了原陶国的铁路。
他现在已经是整个天云大陆最富有的人了。
陶国改国号也好,换大王也罢,都没有对他的生意造成任何影响。
因为利益这种东西,它可以生根。只要有人,就能通过利益渗透。
“荣帅,有主人的密信!”
一个美艳的白衣姑娘捧着一封信来到张荣身旁。
张荣放下手中的金锭,拿起一旁的白棉布擦了擦手。
再从白衣姑娘手中接过密信,对其点了点头。
白衣姑娘很识趣地退下了。
张荣缓缓地将手中的密信打开,里面写了七个字:
“助涵国一统天下!”
张荣倒吸了一口凉气,瞧了瞧自己桌上的金锭,摇了摇头。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主人此举,奈韩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