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陈东将三王放归的同时,一条消息传遍了整个陶国。
寒云王与寒云后遇刺,刺客是代理陶王陈东派出的人!
根据谁受益,谁的嫌疑最大原理,陈东自然是成为了第一嫌疑人。
先是鸠国和萧国分别上书,祝贺陈东为王,并表示了其与陶国共进退的立场。
而成凜虽然在一帮旧贵族的帮助下进入了华国,但终究是大势已去,只能遥远的用精神支持了一下陈东。
虽然外有强邻的口头支持,陈东依然没能放心大胆地自立为王。
做个代理陶王,也好过贸然自立被人拖下王座。
于是他只好在烟波园搞了一个宴会,邀请朝廷百官前来。
他想做的,无它,学曹阿瞒许田围猎。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一个人都没有来。
他独自在烟波园等了许久,除了朱灵带着一千侍卫在园内候着,连徐睿都没有到场。
这个结果让陈东很郁闷。
此前见李佳宇疯狂纳妾的时候,陈东便也打起了歪心思,娶了许多陶国大家族的女子。
但自己如今已经半步为王了,怎么这些家族里也没有人来巴结自己?
这么一来,自己可就成孤家寡人了啊。
陈东对于此事,感到十分莫名,直到寒云王遇刺的消息传入城中,他才明白过来。
“朱兄,你可有办法进入成国?”
陈东在得到韩诺和金钰遇刺的消息后,立刻将朱灵和徐睿叫到了烟波园中。
“陈王这是要做甚?”朱灵不解地问。
“做甚?当然是逃啊!”
“逃?为何要逃?”
“死在临头,为何不逃?”
见二人废话,徐睿冷冷问道:
“杀韩王的人,是不是你派的?”
陈东一摊手,“你觉得我会对韩老大动手?”
徐睿抱手言道:“万一呢?”
陈东骂道:
“万一个锤子,我他大爷就没有动过杀人心思!”
“是你杀了老江!我只是顺势想捞个王做做,不过分吧?”
“但今儿老韩被刺杀这事儿,绝对有古怪,我觉得是李佳宇那苟比干的。”
徐睿听他这番解释,眉头动了动,瞬间气势全无。
“动机呢?李佳宇什么时候不是怂的一批,干啥都躲在大后方。如今能干出弑韩王这事儿?”
陈东拍了拍了手,说道:
“这不明摆着的?以替韩王报仇的名义杀我,他就是这陶国之主了。”
“我派人查了,那家伙现在和他媳妇儿都在大青山,他们要动手太容易了。”
“而且你们用脑子想想,大青山戒备森严,你我派的人进得去?”
“除非那人是青山会或是讲武堂的人,这些人除了柳柒七,还有人使唤得动?”
陈东一席话,将徐睿夫妇说得无言以对。
“去成国的路,在下倒是可以想办法打通,只是出归云城之路……”
朱灵总算明白了厉害所在,说起话来。
“归云城怎么了?”
“在来此处之前,我刚得到消息,肖将军已经将归云城围起来了。”
“诶!我去!动作这么快?”
陈东开始后悔起来,自己聪明半生,如今想抖个机灵浑水摸个鱼,果然摸出事儿了。
他突然想起韩诺离开前对自己说的话来:
“处心积虑地往上爬,许多时候都是徒劳而已。”
“人是有了多大能力坐多高的位置,超过了就会劳心劳神劳力。”
“上班还好,搞搞小动作大不了一拍两散。当官的话,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
原来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看来自己小心翼翼掩藏的心思早就被韩诺看透了。
这个该死的家伙!
你他大爷的可千万不能死啊!
……
数日前,大青山某处密林中。
一个身穿夜行衣的女子坐在一块巨大的青石之上。
此女正是韩诺的侍女天香。
一袭夜行衣将其包裹得凹凸有致,腰间的手枪和背上的长剑却表明她是一个会武之人。
只见她将手中的一把短匕用布擦拭干净,抬眼望了望来时的方向,露出一丝不屑地表情,跳下大青石便离开了。
过了不久,一队人马便来到了来到了附近。
“咦!怎么会这样?”
为首的一员大汉,手里牵着一条黄犬。
此人正是之前柳柒七提到的刘将军。
而他正在对着说话之人,却是柳柒七的丈夫,程序员李佳宇。
李佳宇打量了一下地上的几具尸体,深深吐了口气。
“这他娘的,要出大事了啊!”
“那咱们现在怎么办?”刘将军问到。
“还能怎么办?把尸首带回去,后面的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刘将军点了点头,“知道了!”
……
萧国乐丰城外。
萧王完颜杰终于在几年后回到了故土。
申屠太后率领百官在城门口迎接萧王回归。
为了这一天,申屠太后没少下功夫,又是金钱贿赂陶国大臣,又是派美人勾引陶国礼部尚书陈东。
终于趁着陶国内乱的机会,将萧王救了回来。
完颜杰与来迎接自己的众人一一叙礼毕,便随着申屠太后入了临时行宫。
丰乐城并不是萧国的王城,因为肖冲的大军紧逼,所以才在此建立了临时朝廷。
完颜杰一进入行宫,便叫人找来了左大臣曾革与拓跋云二人。
“参见萧王!”二人一来便对完颜杰深深行了一礼。
“二位向来可好?”
“主君敌国受辱,臣等安敢懈怠!”拓跋云答道。
完颜杰摆了摆手,“陶国实力强大,非君等之过也。”
“孤在陶国期间,见识了太多不可思议之物。”
“有可以自己旋转不用驴拉的磨坊,有各种精钢之物。”
“还有可以在路上飞奔的火车,以及亩产千斤的粮食。”
“若我萧国有这些东西,也不至于如此惨败。”
“说到底,战争打的还是经济和技术,缺一不可。”
“孤决定,休兵息武,全面学习陶国先进技术。”
曾革拱手上前,“吾王好志气!只是不知那陶国可会给我等发展的时间?”
完颜杰大笑道:
“放心好了,陶国近期根本没有闲暇时间理睬我等。”
“寒云王遇刺,他们内部可能要乱上一些时间了!”
……
华国东泉关。
胡天玉等人已经将冯海钧及其三万将士放入关内。
三万名来自陶国的青年将士,竟都是饱学之士。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说出了自己出生于华国何处,乡中有何物事。
而这些东西,都得到了东泉关部分守兵的确认,有人甚至找到了同乡。
这令老狗兴奋不已,这意味着这些人可能真的是为了复兴华国而来的。
而只要他们能说服复云会的高层,那他们就能重新回到华国的权力中心了。
毕竟那个半吊子的临时政府,在扯皮上一流,但打起仗来毫无章法。
今晚参与谈判的复云会将领有三人。
他们分别叫周凝、张赫、王休,曾是寒云国的将领。
在冯海钧上一次进攻华国时,他们近乎保持中立,只是在后勤上进行了一些援助。
其目的,无非是借冯海钧之手除掉成氏王族。
至于临时政府的建立,他们也保持了观望,因为他们认为效忠寒云王以外的王都是事二主的表现。
这一次的谈判,自然是因为冯海钧这个新华王的身份。
“为何要改国号为金?”老将周凝声如洪钟,率先提出了问题。
“此为寒云王提出的条件,在下也莫测其意。”冯海钧冷冷地答道。
一群老将听到此言,面面相觑。
“那改国号便改国号吧!只要是寒云王做主,我等便无异议!”周凝满不在乎地说到。
“那届时由谁来管理这天下?”
冯海钧指了指青衣会一干年轻人。
“韩王的民本思想之精髓,皆在这些小子脑里。”
另一员老将张赫闻言,慨然问道:
“一群小子没有任何行政经历,如何管得了这天下,此前不是已经给了他们展现的机会?结果呢?”
他这一席话,将一干年轻人等说得面红耳赤,各个将头扭向一边。
冯海钧笑道:
“所以才需要我们这帮老家伙替他们看着点啊!”
张赫继续问:
“那……怎么个看着?”
冯海钧哈哈大笑起来。
“学韩王,实行三省六部制。他们这些缺少经验的年轻人,就去六部锻炼。”
三位老将闻言,又面面相觑,毕竟没有见识过三省六部制。
他们正待说点什么,冯海钧却开口道:
“诸位放心,冯某这王是韩王封的。所以你我以及他们,都是效忠寒云。”
这时第三名叫王休的老将才站了出来。
“若依阁下之言,我等既然都是效忠寒云王,为何韩王不亲自来华国?莫非华国还比不上那大青山?”
冯海钧笑了笑,答道:
“韩王说了,若一国之治,不可一日无君,则国为不治。”
“韩王要的是即使没有王,也可以大治的政体。”
“所以他主张建立的国家,是效忠人民而不是效忠王的国家。”
“因为一国可以无王,但一国一定有民,只要还有寒云子民,寒云国便一直存在。”
“这就是寒云王的主张。”
冯海钧一通玄学,将整个营帐中的人都听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