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留下
陶谦苦笑着看着孙传庭:“当初被政敌所害,贬到了这么一个鬼地方。”
“陶某也是格外生气,可这是圣命,若是陶某抗拒,那就是诛九族的罪了。”
孙传庭看着前面的百姓,大概是因为他在的时间过于久了,这让陶谦有些按捺不住了,只好主动坦白一切。
“既然是为百姓的事情,孙某也不是那么迂腐的人,你又何必苦苦隐瞒?”孙传庭不解地说道。
陶谦看着孙传庭:“因为陶某,一开始并没有接触过孙大人。”
“先前朝廷也派过官员前来视察,有的官员因为觉得山高路远,所以直接没有进来。”
“而有的官员,则是和孙大人一样,找到了陶某。”
“一开始,陶某想要让这些官员们给百姓们改善生活,因为这里土地贫瘠,并非是可以种植粮食的好地方。”
“可惜,当他们看到百姓们在种植贵重的药物的时候,贪婪的脸色就显现了出来,他们威胁陶某。”
说着,陶谦苦笑起来:“陶某四书五经读的太多了,觉得这商人实在是下作之事,为了日后不受仕途的影响,便只好孝敬他们。”
孙传庭眼尾闪过一道利光,他平生最恨的就是鱼肉百姓之人。
陶谦缓缓吐出一口气,像是在回忆先前的时光:“人参鹿茸的确是可以卖出好价钱,买来好粮食,可是这件事情不光彩啊。”
“更何况还要缴税,陶某就更怕了。”
孙传庭明白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就是最末等的,在读书人的眼里,做生意乃是最低劣之事。
陶谦原本就是被贬到了永州县,这要是再被外人知道了他在这里做生意,岂不又是一个把柄?
所以对于那些贪婪的官员,陶谦只好用了贿赂的手段来确保他们闭嘴。
这不是最好但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更何况当初的朝堂也缺钱,陶谦根本不敢保证朝堂会要让他们交多少税,所以也瞒报了下来。
孙传庭看着陶谦,说道:“如今陛下英明,对臣子也是很宽和,你若是能将苦衷说出,想必陛下也不会做什么。”
陶谦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陶某已经和孙大人托盘而出,那么也想到了有这一天。”
“只不过希望孙大人能对这里的百姓们好一点,他们好不容易过上了吃饱喝足的日子,若是再度回去贫困的日子,恐怕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若是一开始,没有得到,就这么苦兮兮地种粮食,然后交了税之后能吃上几粒米饭,那么这些百姓是不会抱怨的。
可是,陶谦让他们知道了这世间竟然还可以有日落而出,日出而西,吃饱喝足的日子,若是再让他们回去,恐怕会引起一些人祸。
孙传庭笑了笑,这陶谦的确是一个好官。
“陛下可没有让我把你带回去,不过现在陛下对你的感官很好,想要给你升官。你想要到哪里去?”孙传庭问道,他也接到了皇帝的命令,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看陶谦的意思。
陶谦一愣,看向孙传庭,皇帝怎么会这么快就知道他的事情,明明他自己,也是今天刚和孙传庭说出来。
孙传庭笑了笑:“自从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把消息传给了陛下之后,陛下就觉得这里的事情不对劲儿。”
“于是让我在这里稳住你,然后派人来这里调查。”
“现在只不过是调查的消息已经传回去了而已。”
听到孙传庭的这些话,陶谦的整个脸都变得惨白惨白的,他没想到皇帝的锦衣卫竟然如此厉害。
怪不得这民间有传说,千万不能惹锦衣卫。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陶谦喃喃自语,如果他真是一个贪官,恐怕早就被压回去了。
孙传庭见陶谦魂不守舍的模样,像是被自己吓坏了一样,连忙说道:“陶县令,你没事吧?”
陶谦回过神来,苍白着连笑了笑,说道:“下官没有什么事情。不过下官还是不想回去了。”
孙传庭诧异地看着陶谦,要知道皇帝对陶谦的评价很高,如果陶谦愿意的话,想必他能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去。
再加上皇帝的看好,陶谦日后是前途无量啊!
陶谦苦笑,看着孙传庭说道:“若是我走之后,孙大人敢保证下一个永州县县令可以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吗?”
孙传庭沉默下来,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看顾好没一个县。
陶谦说道:“若是我走了,我的确是可以过上比这里好很多的生活,可是我在这里已经和这些百姓日夜相处着。”
“他们也成了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非等到日后他们可以确定自己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之后,我才能放心离开。”
陶谦也不是蠢蛋,他当然知道自己现在在皇帝的心中是很有分量的。
但是想到这里的父老乡亲们,陶谦想着那一张张熟悉的脸,他就没有动力离开了。
孙传庭笑了笑,拍了拍陶谦的肩膀:“既然如此,那么孙某也就不勉强你了,不过对于你的想法,陛下到是料到了。”
陶谦惊讶地看着孙传庭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圣旨。
孙传庭将圣旨放到了陶谦的手上,说道:“陛下说了,如今大明千疮百孔,他不敢保证在他驾崩之前就能修补好,若是这里的百姓们能在他的子孙在为的时候吃饱穿暖了。”
“那么,陶县令或者陶县令的子孙,可以凭借着这份圣旨去找在为的陛下,去要一份官职,这是当今陛下给你的赏赐。”
不得不说,就连孙传庭也有些嫉妒陶谦了。
这是何等的圣誉啊!
陶谦感动的落下泪来,他以为皇帝只是让自己升官而已,但没想到皇帝竟然会这这么做。
这是对他的一种肯定啊!
毕竟陶家后人是什么样子谁都不敢肯定。
可陛下依旧愿意金口玉言地给下如此大的赏赐!
但是现在陶谦决定一定要好好地教导后代,起码日后不能成为大明的累赘,他们陶家的后人,必定是大明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