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训练
最近京城开始风靡起了一种琉璃,琉璃足足有一个人高,并且还能清晰地照出人影来,实在是令人非常地稀罕。
“陈大人,这琉璃可谓是天下罕见,若是能进献给陛下,想必陛下一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升官,岂不是非常容易?”一个贼头贼脑的男子对着督察院监察御史陈安说道。
陈安笑了笑,看着男子不置一词。
一旁的陈夫人则是淡淡地说道:“这面琉璃乃是我兄弟送给我的,若是我家大人献给陛下,那也得我同意了不是?”
听了陈夫人的话,贼头贼脑的男子顿时尴尬地一笑:“原来是陈夫人家兄所送,是在下孤陋寡闻了。”
期间又聊了几句之后,男子便匆匆地离开了。
陈夫人看向陈安,问道:“那人说的话不甚好意,若是献给陛下,岂不是再说陈家有钱?”
“是啊,可如今京城也不止我们一家有如此好的琉璃,若是让他们先动手了,咱们到是落入下乘了。”陈安皱着眉说道。
如今的皇帝可不是先前那个先帝,现在的皇帝手段强硬,按照陈安看来,如今的明帝迟早能将大明整肃好,届时若是再想报忠心,可就迟了。
“可是,先前听你说大明国库空虚,若是将这么好的琉璃献给陛下,难免会……”陈夫人还是有些不放心。
陈安却是有些不耐了,他从先帝登基的时候就坐在这个位置上,现在的皇帝登基了一年了,他还是在这个位置上,昔日的同窗都已经升官的升官,有了爵位的爵位。
就连叛军李自成,也成了将军。
一个小小的杨嗣昌,也被兵部尚书阎鸣泰特意培养起来。
还有那些于家和戚家的后人,也受到了陛下的重用。
但是就是他陈安,在这个位置上纹丝不动!
这让他如何能忍?
陈夫人叹息一声,她也知道自家老爷的郁郁不得志,说道:“可若是陛下问起,这偌大的琉璃来处,难道是要我兄长认下一切吗?”
“自然,大舅子乃是富甲一方的商户,都是一家人,推到他的身上,陛下不会为难我们的。”陈安握着陈夫人的手,信心满满地说道。
最终,陈夫人还是同意了下来,去了一封信给自家兄长。
看到妻子如同自己所说的一般做了,陈安的心中一定,后路已经设置好了,现在就剩下了搏一搏。
琉璃的制造乃是一本万利的工作,即便现在还不是很熟练,人工方面还是需要比较高的费用。
但是等到后面流水线的模式出来,那么日后琉璃就会越来越便宜。
不过朱由检并没有让琉璃变得便宜的意思,不然的话下一次敛财就不会如此简单了。
想到此,朱由检问道:“现在那些鹰狼之像做得怎么样了?”
工部负责人则是说道:“按照陛下的意思,模型已经制造出来了,等到后续的浇筑,应该再有个一个月的时间就够了。”
朱由检算了算,和自己所料的时间差不多,等到周奎散播谣言回来后,就差不多可以给这部落看看实物了。
想到此,朱由检高兴起来,说道:“既然如此,那很好,等到做完之后,给他们放一日的假。”
工部负责人笑着点了点头:“多谢陛下。”
鬼知道他们为了这些东西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等到根本负责人离开后,朱由检唤来了姚启圣,说道:“如今太子已经一岁有余,再过不久,朕打算先给他启蒙,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姚启圣想了想,说道:“太子启蒙,如今的国子监院长陆铮到是合适。”
“还有郭大人和文大人,两人虽然擅长之物不一样,但是对于教导方面,想必也是合适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文震孟和郭鸣翎都是帝师,他们曾经做过皇帝的老师,所以姚启圣说这番话,是猜测过朱由检的心思的。
至于国子监的院长陆铮,姚启圣倒不是乱说,此人乃是神童,年纪轻轻就已经做了国子监的院长,不可谓是前途无量,所以若是做了太子的老师,也算是和他一种交好。
朱由检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两位师父的确是不错,但是如今烺儿还只有一岁半,若是……”
看着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忧,尤其是连忙劝说道:“陛下,启蒙的时间段越早越好,再者说了,现在不需要太子做什么,只要让他在那里听着师父念书便可。”
朱由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么就让这三人去教导太子吧,每人一天一个时辰,想必也是够了的。”
姚启圣领命而去,随即离开。
朱由检其实是不想要让朱慈烺这么早就开始读书的,但说到底这还是在明朝,若是不按照这里的方式来,恐怕日后会难以习惯。
不过早点接触也没关系,他不会让朱慈烺做一个只会念四书五经的呆子。
这样对于大明来说,是有弊无利的。
王承恩在朱由检的耳边说道:“陛下若是担心太子,可以在三位师傅教导的时候,去看几眼。”
他虽然只是一个太监,但是自幼伴着皇帝长大,所以也算是懂得这一点的心思,想到皇帝心里不快乐,王承恩便安慰地说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毕竟烺儿是太子,朕还是有些担忧啊。”
王承恩笑道:“陛下如今平定大明,与民休息,过几年的大明必定是愈加繁荣,太子又聪慧伶俐,只要陛下严加教导,太子必定有几分学了陛下的,到时陛下也就不必担心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是啊,只有朕给儿孙们扫平了障碍,那么他们做一个平庸君主,也能让大明继续运转下去。”
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朱元璋为了儿孙们的心思,怪不得朱元璋就算是背上了骂名,也要给朱允炆扫平障碍,将一些有威胁的功臣们斩杀殆尽。
朱由检正感慨着,御书房门外的小太监便喊道:“陛下,佥都御史陈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