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拍卖会
小太监们点了点头,他们都是刚刚进宫的,身上还没有太监的那股气息,所以说朱由检才派他们过去。
一出宫,小太监们就开始四处活动了。
他们并不是像是无头苍蝇一般随处乱转,而是去了当铺和一些专门买卖琉璃的店铺,去找掌柜的说话。
“你们家公子,当真是有大块的琉璃售卖?”思善堂的老板看着两个小少年,不敢置信地问道。
其中一个小少年拿出了一块琉璃,给掌柜的看看,说道:“我们家的琉璃就是这种颜色的,并且还有大块的,你要是不相信,可以派人去看一看。”
“而且我们家公子也决定了,过两日去京城的酒楼拍卖。”
“届时是真是假,你自然就知道了。”
思善堂的老板看着小少年手中那块巴掌大小的琉璃,晶莹剔透,上面竟然是一点杂质也没有,不禁有些意动。
毕竟这样的琉璃实在是少见,看起来很像是天然的。
这要是买回来了,再卖出去的话,想必能赚上不少。
掌柜地有些怀疑地问道:“你们家少爷既然有这么好的琉璃,怎么想要卖掉了。”
其中一个少年对视一眼:“那还不是我们家老爷不争气,年纪轻轻身体就不行了,光靠着人参吊着,这人参多贵啊。”
“而且大夫还说了,现在光靠人参不够,还要一些名贵的药材。”
“普通的白米也不能吃了,要吃上好的精米。”
“少爷虽然会做生意,但是也没有这么多的钱啊,更何况宅子里还要下人呢。”
听着这话,掌柜的到是信了几分,他家就是开医药房,自然看多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病人。
“你家少爷对于这些琉璃,可有什么要求?”掌柜的问道。
少年摇了摇头:“自然没有。”
掌柜的最终还是心动了,说道:“老夫今天没事,亲自跟你们走一趟。”
说着,旁边的一个年轻伙计也跟了上来。
两个少年点了点头,带着掌柜的走到了一处仓库处。
“少爷说了,这京城虽然是天子脚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并没有把全部的货都放这里。”少年解释了一句。
思善堂的掌柜自然也是看到了别家的掌柜,看来都是想要这些巨大的琉璃。
看到一块一人高的琉璃的时候,思善堂的掌柜简直是要惊掉了下巴,他走进去细看,发现上面一点融合的痕迹都没有,就像是天然的一般。
其他的掌柜们也是纷纷凑上前去相看,一边看一边惊讶地感慨道。
“若是诸位掌柜们相信了,那么过几个月我家少爷就会赶来京城拍卖家中的存货,到时候还请诸位掌柜们给个面子。”少年说道。
掌柜们连连点头,想必这批琉璃都是绝无仅有的货物,所以根本不需要担心他的价格。
无论他们买回来的价格是多少,都能用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两个月后,天气转暖。
内务府工部也赶出来了一批质量更好,造型更潇洒的琉璃。
看着这些晶莹剔透的琉璃,朱由检知道,自己的事情就要成了。
他找了一个看上去比较面生的小太监,让他装作江南落魄的少爷前去春意酒楼卖琉璃,当然身后也跟了两个侍卫。
春意酒楼的老板看到琉璃,又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就答应下来了。
“还希望掌柜的能帮我们去和那些掌柜的联系一番。”小太监压低了声音说道。
春意酒楼的掌柜自然同意了下来,很快整个酒楼都坐满了人。
一旁的侍卫见小太监使了眼色,说道:“我家少爷因为老爷的病哭的嗓子哑了,不方便说话,我就代我家少爷说一句,这次总共是五块琉璃,品质上乘,三千两起拍,每次竞价一千两以上。”
听着侍卫说话,下面的掌柜们全都有些不耐烦了,他们当然知道这些规则。
再者说了,他们可都是带着任务来的!
“好,现在第一块琉璃,白色……”春意酒楼的掌柜还没有介绍完毕,就听下面的商户代表人喊道:
“五千两。”
“一万两!”
“三万两!”
“十万两!”
说着竞价要高于一千两,但是底下的这些人全部是高出了一万两。
要知道这次就五块琉璃,这要是少一块那就是少了起码百万两的银子!
很快,第一块用了一百万两的银子买了出去。
这个价格还算是便宜,主要是这个颜色太普通了。
接下来的是一块红色的琉璃,这让下面的人更加激动了。
“三百万两!”
“一千万两!”
“三千万两!”
……
听着下面的人像是恶狗扑食一般,小太监和侍卫对视一眼,不得不说这些商户们很有钱啊。
皇宫中。
等侍卫和小太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月明星稀了。
小太监拿着一箱子的银票回来了。
“陛下,这一次一共是转了一万万两银子啊。”小太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若不是有定力,恐怕早就离开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赏赐了小太监和侍卫一百万两,说道:“这一次你们干得不错,回去休息吧。”
两人高兴地谢了隆恩后离开了。
看着他们的背影,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人还是有点能用的。
若是换做常人,恐怕早就携款逃离了。
看着一箱子的银票,王承恩也是咋舌:“陛下,这些商户可真是有钱啊。”
朱由检笑了笑:“商户的背后都是一些世家大族,他们的盘根错节了数百年,岂会连这么一点钱都没有。”
“好了,把这些钱存入朕的私库中,户部那些人,暂时还是先不要知道为好。”
毕竟那些人,也是江南的世家大族,若是知道,恐怕是会掀起一阵风浪啊。
王承恩领命离开,拿着箱子的手还是颤颤巍巍的,毕竟这一箱子的银票就是五六年大明的税收啊!
朱由检目光之中闪过一道杀意,他不是没有想解决这些江南士族,但是太过于激进的手段不能用,实在是让人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