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紧逼之上,是眼睛的冷漠。梵尘能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甚至能听到距离最近的第一排上仙级弟子的心跳。
“列阵!”
殿内点事一声大吼,将凡尘层层包围的四方阵弟子们突然一甩拂尘在肩,众人拱手面冲大殿转身,面色宛如参见圣上,口中齐声大吼。
“道气长虹!”
这一喊着实把梵尘吓得一激灵,难道这是向掌门真人请安的标准用语?他还没想清楚,这四方列阵众人便与他擦身而过举步上殿。
“咚、咚。”
“二十二名入门弟子上殿!”
只见梵尘方才穿过来的那道朱门外,三排弟子共二十一名一身白衣与他打扮相同的弟子正半低着头向大殿方向走来。
这二十一人,便是他在参悟入门难题时,掌门真人亲自言传施教的那二十一人。
梵尘看这二十一名弟子正从他身前走过,他赶紧随便找了一队学着别人模样尾随过去,径直跨入大殿。
虽然不敢抬头,但很明显这问天殿与他长跪那三日完全不同,一尘不染的地面甚至泛出阵阵白光,明明是石板却又给人白玉之感,梵尘怀疑掌门真人是施了仙术。
“仙入仙位,拜三清!”
梵尘眼角余光看着前面的人都在躬身作揖,自己赶紧左手包右手照做了。
“拜掌门真人!”
众人又是躬身作揖,梵尘虽动作迟缓了些,但还没特意显眼,倒是余光瞥见西北方向貌似有一人仍是直立不动。
“这人掌门都不拜?这么大的仙谱?!”
梵尘心里惊觉,但动作上丝毫不打折扣,学着众人的模样鞠躬起身,双手垂落道身体两侧。
“礼毕——”
就在点事正要喊出下个步骤时,一声喝止惊起。
“慢!”
这细声细气的声音梵尘化成灰都记得,不是那道貌岸然的若天又能是谁?
“方才殿上有一人未曾向掌门真人行礼!”
若天一语令众人脸上顿现疑惑之色,连二十一名入门弟子都壮胆抬头,四下张望是何人如此妄为。
若天那含笑的双眼慢慢掠过所有人的脸,仿佛在试探众人的反应,梵尘赶紧往前面弟子身后缩了缩,生怕沾上这趟浑水,当了这小人的替死鬼。
当若天的目光流转到三派仙尊脸上时,一清道人瞬间扯着嗓门不满地吼着。
“若天!喝停入门仪制,你这上仙弟子好大的仙威啊!”
一清边说着,边从若天身后上前一步与其对峙,双人四目相视的瞬间,梵尘仿佛出现了错觉。
两人道袍之内的双掌仿佛都有股游丝状的白气飘出,如同若天那时废他双肩的掌气。
“一清师兄,若天奉掌门真人之命,已位列仙尊,怕是师兄修仙操劳忘却了罢!”
“那是掌门真人自作主张!你父亲一任小小尚书!有何资格和我将相之家比肩?”
一清越说越急,双掌探出道袍瞬间,竟现出一柄闪着寒光的长剑,若天还未来得及躲闪,这长剑剑身竟凭空燃起,镀上一层火光!
若天当机立断,冷笑之间脚下身法诡异,身体微微后仰,只见这火剑从鼻尖掠过,只差分毫!
“言火剑,哼,你们炼器派不去炼化丹炉为我炼丹派打下手,倒是炼起此等小儿把戏!”
言出掌随,翻掌瞬间将一粒黑色丹药吞入肚中,一清道人见状大惊,剑指若天命脉如狂风骤雨般点来,速度之快仿佛三把言火剑笼罩若天周身!
“一清所言不差!今在掌门真人边说个明白!你一黄口小儿怎配称仙尊!”
就在若天右掌与一清道人的言火剑交错瞬间,一旁冷眼观战的制符派千语道人突然闪掌腕翻腾,自怀中取一符箓闪至若天身前!
若天一惊,右掌抵住烈火燃天的言火剑,左掌化出一道仙气向千语道人面门拍来。
千语道人右手持符,左手食指于符箓背后龙凤凤舞地比划着。
“小小炼丹!安敢与天师之符相提并论!”
说完这符骤然闪出紫色邪光,千语道人看准时机瞬间贴在若天左掌,若天脸上霎时间透出一片惨白,嘴角吐露鲜血。
“成了!”
千语道人大喜,一清看准时机提起言火剑于半空中划出一条火龙向若天呼啸而来,眼看若天就要被火龙吞噬。
“住手!”
三清雕像前突然一阵金光大作,大殿之上众人双目几近失明!梵尘还没来得及从交战三人之间侧目,只觉双目被刺得生疼。
若天、一清和千语三人见状,纷纷弃掉手中武器,额头触地跪伏不敢提面。
“今日入门仪制!尔等三人将这问天观当作何地!为名为利公然起手!丢尽了道家颜面!”
掌门真人的声音如同仙人下凡一般震彻整座问天殿,从弟子听闻皆伏地不起,梵尘赶紧跟着照做。
“师傅!非是弟子争名逐利!实是虚师叔方才未行仪制!弟子不明才中断仪制,酿成如此局面皆因我一人而起!责于我一身,与一清及千语师兄毫无干系!”
若天说完,又是咚咚咳了两个响头。
梵尘跪在地上听着,此情此景,像极了朝堂上唇舌争斗的大臣们被圣上斥责后的反应。
他甚至能看到若天正对着地面暗自发笑的脸!
“若天!你红尘未断!惹出如此事端!罚你与禁魔阁闭门思过三日!你可知错?!”
掌门真人话音刚落,若天接话的反应奇快。
“若天领授!”
众人听罢皆是一身冷汗,入门弟子不知道,这禁魔阁可是一个极端恐怖的所在!
但凡进了这禁魔阁,基本上没有一个出来还是正常人的。
别说修仙了,就算让你正常度日恐怕都很难。
所以又被大家称之为“灭化阁”!
然而每当有人进入这禁魔阁,掌门真人的话,从从未变过:
道在目前,身体自得,何劳身外寻求哉?人身为三才合一之身,造物赋我,其用甚大。我人日具而不知,圣人悯之,徵诸一身以示之。盖谓道在一身,而其机在目,故有金华宗旨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