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生意是蛮不错的,农家乐的住宿和饮食也得到了很标准的安排。

一下子,很多游客前来居住,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这农家乐的欢乐是随时都有的。

尝新的人很多,来这里游玩的人也不少,农家乐开的轰轰烈烈的。

李衔婵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生意。

这个生意可是她第一次接触到,因为有人制作了大货架摆在大厅里供人参观。

“喜欢,就买上一到门口去结账。”

这一下可让李衔婵来了兴致。

这种方式在当地和古书上都没见到过。

李衔婵吃了一惊,因为这是现代才有的,应该被称为超市。

这些货架并不多,里面码的整整齐齐的,有人就看着货架,等着有人前来买东西。

李衔婵也跟着进去,在里面转悠了一下,都是一些日常的东西,有过来过往的人相中了就买,有的小孩子自己进去买糖果的。

糖果是当地的一些特产做成的,土香土味,带着原汁原味,小孩子最喜欢吃,老年人也爱吃,有年轻人买了并没有吃,打了包的准备捎回家的。

她明白这又是一个生意了,现在能兴起这个生意证明,店主是多么的精明。

李衔婵想起了自己的云光锦礼品盒,还有一盒盒的点心。

不如按照分量,一小份,一大份,摆在上面,多弄些样数的东西,多种多样的东西,摆在货架上等着有人去拿就行了。

而且等着那些游客自己去挑选,人多就多找几个人看着货架就行,她心里很满意,就跑回去跟周淑倩商量。

周淑倩这边认真的点头。

“不过货架先不能弄得太多,咱们没有那么多人手看货架,万一弄错了就麻烦了,是跟游客吵呢?还是自己弄得自己心里不痛快呢?”

李衔婵这边就答应下来,先把制作云光锦的屋子打扫了一下,把这些机器和工人都安排到了另外的一大套房子里。

房间里放了一些货架,东西已被摆的琳琅满目,上面的东西分了几类,整整齐齐的码着,那东西特别的多,而且有纸包装的老式包装货品。

当然在上面都是明码标价,注明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是哪个地方的特产,还把一些可以商议的价码也写了上去。

当然这是个可以还价的区间。

“只要愿意跟我还价,我没问题的,做生意就应该灵活一点。”

她觉得这很有趣,能挑起前来购买的游客的心理,能让他们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这种事情应该随意一点。

李衔婵点头笑着说道:“我真希望这些东西确实让来玩的游客喜欢,当然还要安排一些桌椅板凳,可以坐在那儿喝茶,茶叶也是可以自选的,有白开水可以冲茶的白开水,可以随取随用的。”

“一个暖暖的炉子上面坐了大茶壶,这些都带着温馨,以前有些地方喝茶是可以听书的,这里就可以安排一些听书的,就在门口的角落里,玩累了,东西买够了。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喝点茶,吃点点心,听几曲曲子,钱付了拎着东西就可以离开。”

当然,这可是李衔婵发明的小超市的热闹,整洁大方有乐趣,故乡古色有着韵味,让自己的小超市,果然热热闹闹的。

当然,在这个超市里是不能做炒菜的,在这里做炒菜太麻烦了,会熏的那些货架上面到处都是油渍的,从隔壁的店里端来饭菜。

隔壁就开了一个专门经营当地特色美食的餐饮店。

一些特殊的果汁在那里可以端过来,一些炒好的香香的带有当地村庄的饭菜可以在那里炒出来,端到这边的饭桌上。

一桌子好吃的,好喝的,可以在那里自己品尝一下,吃完了,付了账是可以离开的。

吃不完的,就会用锦和云光锦做锦盒,为这游客打包,让他拎着用云光锦定制的袋子离开。

当然,这些锦盒里的食物都是美味的,是在外地吃不到的,有一些外地的东西要比李衔婵他们这个地方的特色产品少一点,这是李衔婵非要这样做的。

因为,她想突出这个地方的特点。

如果,别的特色菜比这边太多了,那就没有明显的特点了,让人家就觉得乱七八糟。

“最好突出主题,就像写文章一样,应该有个主题。”

李衔婵这样说道。

“可以附加着把一些有特色的东西弄到这里去销售,只是让人家觉得丰富独特而已,跟那些合作商可以帮着推销一下人家的东西,所以,这些只能,量少一点,样数可以稍微多点,主要是推出自己家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