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夫人现在每日里忙,我已经很少见她研究这些吃食了,今年也更是,为了方便,她就把桂花都酿了蜜封起来,不知道夫人用桂花蜜可以吗?”
采蘋有些试探着问着王夫人,生怕她觉得世事变迁,自己早已经不了解李衔婵了。
“那就桂花蜜吧,都一样的。”
王夫人确实有些失落,失落的不是李衔婵的变化,而是李衔婵现在居然忙到,自己最喜欢的吃的都没工夫来做,只能喝桂花蜜。
王夫人又管采蘋要了一些藕粉、糯米粉、细砂糖、牛乳。
古代用到的藕粉是不添加糖的纯藕粉,本来做藕粉桂花糕的时候是不加糖的,奈何李衔婵却格外喜欢吃甜的。
这才让王夫人做的时候特意加了细砂糖,硬是把藕粉桂花糕变成了藕粉桂花糖糕。
王夫人抓了一把片状的纯藕粉,先在碗里面碾碎,慢慢碾碎的时候,王夫人更像是一个小姑娘,也让她回想自己和李衔婵当初在小镇子里,虽然两个人没有现在赚得多,也没有现在这么忙。
偶尔,两个人也会在王家府邸,做一些糕点和研究新的菜品,两个小孩子就在院子里踢蹴鞠,玩闹,奈何现在,那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王夫人虽然感慨自己命运的起起伏伏,同样也是真心为李衔婵变得越来越好感觉高兴。
碾压完藕粉,便把藕粉、糯米粉、细砂糖和一半的桂花蜜混合均匀。
这个时候的混合物自然是粘稠的不行,肯定是不能实用的,这个糖糕的重点就在于下一步的加牛乳。
若这个牛乳每次的分量加的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糖糕的口感,影响糖糕的成型度。
这是当时两个人一起研究出来的最好的配方了。
王夫人按照记忆,分次慢慢倒入牛乳,直到慢慢的搅拌成,没有颗粒的液体面糊。
这样的糖糕做出来才能滑-嫩可口。
王夫人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方形容器,在容器底面和侧面均匀地刷一层薄薄的玉米油,原来的配方是只是刷油。
两个人研究了许多种油,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最后还是发现玉米油无色无味,做出来的味道没有其他的那几个重。
而用玉米油的,反而更有了一种清甜。
王夫人涂完玉米油之后,倒入面糊。
面糊只倒了一半,随后便蒸锅上汽,放入蒸约一刻钟。
这个时候蒸出来之后,拿出来的时候,面糊还有怎么成型。
等到温度降下来面糊基本凝固,王夫人又在面糊刷一层桂花蜜,刷完之后,再蒸一刻钟左右。
正常的话,到了这一步,藕粉桂花糕就做好了。
但是,只有王夫人知道,两个人研究过其他的做法,改良之后的桂花糕更加的美味。
再次放凉之后,王夫人又把剩下的面糊倒进去,这样的话,桂花蜜就像做了夹心一样,相对于原来的桂花糕,就没有那样的甜了。
王夫人将它又蒸了一刻钟,下层的面糊由于蒸了两次,和上次的口感也有所区别,这样的桂花糖糕弄好之后,吃起来也更有层次感。
出锅后,王夫人把做好的桂花糖糕的雏形倒扣晾凉,取出蒸好的藕粉桂花糖糕,切成条状或菱形即可。
脱模的时候,一定不能急的,不然形状就不好看了。
以前王夫人和李衔婵还会洒一点桂花粉上去,金灿灿的很是好看,不过现在没了桂花粉,只能差一点意思了。
如果还有桂花糖,可以再撒上去,也是不错的,可惜,桂花糖也没有。
面糊里糖的用量很少,所以这道点心微甜不腻,口感软糯,所有的甜味,都来源于桂花蜜的甜味,再加之桂花持久的香气,令唇齿留香。
就连采蘋问道这个藕粉桂花糖糕出锅的时候,都被惊讶了一下,没想到王夫人居然也有这么好的手艺。
正好李衔婵现在也还没回来,王夫人便打算给她一个惊喜,便把采蘋叫过来,说道。
“你们家夫人还没有回来,我们先不要告诉她,就当是给她准备了一个惊喜,我跟她说,我只是来蹭饭的,等到吃过晚饭后,你再把藕粉桂花糖糕拿出来,想必,她也能开心些。”
采蘋自然不会拒绝她的这个提议,毕竟这是她做的糖糕,她怎么处理它都是她的自由,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
两个人刚说完,前院的小厮就来说李衔婵已经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