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这个浓浓的香味,李衔婵差点就以为自己这次要成功了。

她立刻每桶都舀了一勺,开始尝了起来,果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几个木桶都闻着很香,但是尝起来还是一样的寡淡。怎么味道就能差的这么多呢?李衔婵望着这四个木桶,不知道该再怎么改。

虽然说,酵母加的越来越多,味道就是会越来越重,但是离精酿的味道还查了很多。

李衔婵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酿酒的步骤有问题,或者自己就是把酿酒这个东西想的太简单了。

于是她便急匆匆的上了街,来到书店,书店的老板也被她这样急急忙忙的冲进来吓到了,愣了一下问道:“姑娘你来是有什么事啊?需要点什么书啊?是给小孩子还是给家里丈夫买啊?”

“我要酿酒的书。”李衔婵斩钉截铁的直接回答到。

她这个回答把书店老板遭了个楞,重新了一遍:“你要什么书?你要酿酒的书?姑娘,我们这没有酿酒的书啊。”

李衔婵知道自己似乎和老板解释不通自己要找什么样子的书,便又问道:“那你把我带到生活类的书就好。”

书店老板满头迷惑,只好把她带到杂书柜面前。

李衔婵在书柜面前翻来翻去,终于在几本生活杂书中找到了部分酿酒的方法,只不过或许在这里酿酒手法是不会外传的,她只找到了一些米酿的方法。

不得已,她也只能先把这些书都买回去,然后开始研究。

书店老板被她这一通操作搞的也没懂,不过他想了一会就不在意这件事了,只要他能卖出去更好的书,他才不会去管这个女人买书去干嘛呢。

李衔婵看了第一本书,第一本书强调的主要是料水比的问题。

书上说,酿酒的最佳料水比其实为一比四。

她仔细的算了一下,那按照他的说法,酿造啤酒就应该用五公斤麦芽,同时应用二十公斤的水糖化。

李衔婵看了看自己的木桶,目测木桶的体积根本装不下二十公斤的水,她只好自己又磨了麦芽汁出来,把糖化比提高。

观察了一下自己家的家酿糖化桶可以装进去一比三的体积,她便也觉得不错,把麦芽汁弄好,然后把水量加到和糖化桶容积差不多就行了

书上特意说了,糖化桶里的麦醪液太浓稠的话,会影响糖化效果,也会影响下次过滤的程度。

李衔婵的古代生活最难过的视频里就是没有体温计,若是有条件,自己一定要要学着做一个温度计。

不然像自己这样,只能把手伸进去感受温度。

若是五十度左右的话还好,像那些七十度左右的步骤,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来推断。

她伸手摸了一下,快到五十度左右的时候,又放了一点麦芽汁进去,然后将水烧到半开的状态,糖化最佳温度为六十五度。

李衔婵没办法控制这个温度,只好把锅烧到半开不开的状态,一直在这里小火的维持温度。整整一个时辰,根本不敢离开。

根据书上的原理说,温度越高酒体越厚重,温度越低酒体越清澈。李衔婵不敢把温度弄的太低,太低的话又变成了自己从前失败的米酒。

她要的是一个不那么清澈的米酒。

接下来,她又开始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剩下的书都没有什么有用的意见,除了自己以前知道的常识,甚至还有一些她没有想到的错误作法也蒙混其中。

直到她翻到了最后一本书,最后一本书讲的是酵母的发酵。

她看到这本书,突然就有一点了自己的错误,她以前买的酵母都是处理好的,没想到古代的酵母是没有处理的,需要自己煮,怪不得每次酿造之后出来的酒精味道都不够醇厚。

李衔婵看着这个书的密密麻麻的步骤,实在是有些头大,她真是没想到自己看似找到了关键,这个关键才这么麻烦。

不过,就算再麻烦,自己也要多多的尝试一下,她总有预感,自己一定会因为这个啤酒计划而大赚一笔。

说干就干!

李衔婵准备好了所有的原材料,又去旁边王阿婆的屋子里讨要了一点白糖。

这个书上说的是,酵母需要用水糖化再加上二次发酵才能成功,她便赶紧准备好了所有东西。

“加油!别累!不成功便成仁!”李衔婵虽然现在已经很累,但是还是再给自己打气,胳膊已经有些酸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