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孟安珩假装乖巧的答应,实则内心撇了撇嘴,腹诽道:果然你和娘亲你们这些大人都是这么想的,读书有什么好的,那些书我早都读腻了。

两人有说有笑的又去接了小宝孟玄雍,一个月没见,孟羲和觉得小宝似乎又胖了许多,更像一个奶声奶气的包子。

“大哥!大哥!”

孟玄雍跑的飞快,挣脱了领他过来的夫子后,一溜烟的跑到孟羲和身边,孟羲和见他小腿跑的那么快,连忙说着:“慢点,慢点。”

孟羲和接到了两个孩子,向夫子行了一个拜别礼,便领着两个孩子回了客栈。

一家五口很久没有团圆了,坐在一起聊了一会天,叙叙旧,便等着晚饭又各忙各的了。

大儿子孟羲和接着和自己父亲孟祈君讨教着刚才他飞身救人的那个内力功法,二宝孟安珩顺手接过客栈的账本,每次回家,只有算账本是自己期待已久的活动。

剩下小宝孟玄雍没有事情做,一个五岁的小孩子,正是野的时候,便一直缠着李衔婵。

“娘亲,娘亲,你陪我出去玩嘛~就出去玩一小会,大哥二哥都不陪我,他们都说自己忙。”孟玄雍拉着礼李衔婵的袖子,眼巴巴的看着她。

李衔婵本就是个宅女,若不是自己平时谈事情需要出门,她一定能做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任务。

李衔婵把小儿子孟玄雍抱到腿上,说道:“大哥二哥那么忙我们就不能去打扰他们,但是娘亲也忙啊,娘亲没办法带你出去玩。”

“都是大哥二哥在做,娘亲你哪里忙了。”孟玄雍偏着头,假装一脸无辜加不解的样子看向李衔婵,李衔婵知道现在自己这三个儿子,一个都糊弄不过了,便立刻打岔说道:“要不,娘亲给你讲个故事吧。”

孟玄雍一听到讲故事,便立刻拍手叫好,也不吵着出去玩了。

她哪会讲什么儿童故事,平时就连这种故事书都没见过,她只得在脑袋里拼命的回想,拼凑了一个似像非想的故事。

于是她便给孟玄雍讲道;“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叫做空城计。”

“空城计是什么?是一个好吃的吗?”孟玄雍从最开始听到标题就开始了自己十万个为什么的提问题之旅。

此时的李衔婵还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小孩子提问题的恐怖我性,还甚至耐着心的和她解释道:“一会听着听着你就明白了,你现在只需要知道,空城计不是吃的,那是一个计策就好了。”

“据说,有一个叫诸葛亮的军师,他十分的聪明。”李衔婵开始先给他介绍了一下我们的主人公。

孟玄雍一脸疑惑的看着她,眨巴眨巴眼睛问道:“诸葛亮?这个名字好奇怪呀。是我们大承的人吗?”

“当然不是。”李衔婵严肃了一点,打断孟玄雍的疑问,接着说道:“别打断娘亲,娘亲要开始讲故事了。”

“话说从前,诸葛亮这个聪明的军师,有一次他在驻守一个叫做阳平关的关口的时候,派着自己的收下魏延领很多很多的军队,攻打别的城池,自己留下了不足一万人守城。不料这时候,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错过了诸葛亮的收下,径直一直来到阳平关前。”

孟玄雍突然大叫着起来,说道:“那这可怎么办啊,二十万对着一万!那这个叫做诸葛亮的叔叔不就要糟糕了吗!”

“小宝,你别急,你听我慢慢给你讲。”李衔婵感觉到这个故事已经吸引到了孟玄雍,便接着讲道:“在司马懿离城只有六十里的时候,诸葛亮才发觉这件事情。这时候,要把自己的手下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派人去通风报信也来不及了。”

“于是!”只听李衔婵故意强调了一下,吊起小宝的情绪,小宝一脸期待的眼神,正等着停下来,李衔婵接着讲道:“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司马懿领兵来到平阳关,看见他大开城门,认为诸葛亮这个人平日里谨慎持重,谨小慎微,城内必定有埋伏自己的人,便纠结了半天,还是没有进攻。到了次日,彻底解除了微笑,诸葛亮便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派了几个探子,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

“太好了!太好了!这个故事太好了!这个诸葛亮果然很聪明!”孟玄雍听到这个故事最后有了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立马欢呼雀跃,从李衔婵的腿上蹦了下来。

却不想身后却传来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