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全力支援西部开发!
上午十点,会议结束。
与此同时,一辆满载物资的车厢来到了回字形工业长廊的轻工业区。
车厢里面装载的全是工厂所需要用到的设备和物资。
和这些物品一起到达工厂门口的,还有物资部李部长。
李部长现在正和十几个工作人员,站在巨大的月台上。
他们亲眼看着许许多多的物资,从车上搬运下来。
李部长身旁,一个戴眼镜的男子开口汇报。
“李部长,这些物资都是可以用来进行粮食和蔬菜生产的构筑模板。只要它们到位,半天时间内我们就可以开始新批次的物资生产。”
“经过基因改造工程的优化,这些蔬菜只需要极少的养料和肥料就可以正常生长。它们的产量也都成倍增长,只要有了这些东西,咱们的蔬菜和粮食供应就能得到保证。”
话音落下,他们面前快速驶过几辆装卸车。
车厢里面的物资很快被送到了指定位置。
由于这边轻工业工厂十分密集,所以这些物资很快就被分发了下去。
“不错,接下来的担子依旧很重,大家要继续努力!”
李部长说完,转身向各位告别。
一行人和李部长先后握手,然后目送李部长离开。
稍后的时间,李部长还需要亲自到西部人造太阳工地做督查工作。
看看那边是否还需要物资方面的帮助。
李部长快步上了车厢,感受着生命极轨带给他的震撼。
去往西部的地下道路才打通不长的时间。
生命极轨的铁道就完全铺了过去。
看着周围的一切,李部长开始感叹起大国的效率。
现在放眼整个大国。
不管是东部西部,还是南部北部,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大国在地幔层中的发展也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看来,在粮仓的外围修筑工业长廊,真的是无比正确的选择。
有了工业长廊外围重工业区的支援,西部位置开发的速度将会大大提高。
工业长廊的好处,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隔着车厢的玻璃,李部长仍能感受到外面的岩壁所传来的些许热量。
也就是凭借着宁总指挥的一些技术手段。
他们才能压制住地幔层的热量,不然他们在这里简直是寸步难行。
想着这一切,李部长的心里不禁增添了几分压力。
但同时他的心中也充满了自豪和感激。
生命极轨运行起来极其安静,只有微弱的机械运转声音。
这种声音需要用心感受才能听到。
李部长将头靠在生命极轨的车厢上,一边感受着微微的震颤,一边听着传来的机械声音。
半个小时后,李部长终于到达了西部开发区。
他走下列车的第一时间,就听到了许多兴奋的声音。
列车的每一次到站,都意味着新的物资被运送过来。
西部开发区的建设也将会早一些完成。
月台上的机械臂在忙前忙后,快速的将物资转运到运输车上。
一辆辆装载完毕的车辆从这里出发,奔向更远的地方。
接应李部长的一行人很快找到了他,带领着他来到了西部开发区的正中心位置。
一行人按照预定的路线,向人造太阳部门走去。
看着一辆辆运载物资的货车疾驰而过。
再看着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一行人都为此变得更加振奋。
向左边的工厂看去,院子中间位置,摆放了许许多多的金属罐。
它们的形状各异,从罐身的标识就可以了解到,里面放置的是带有辐射的稀有金属。
相关部门早就接到了命令,所以提前准备好了这些稀有材料。
在厂房建成的第一时间,就将这些物资转运过来。
李部长右手边的冯天启开口汇报:
“李部长,稍后我们要去到的人造太阳部门,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实验。通过实际实现,我们已经达到了预计目标的70%。”
“大概再给我们两周的时间,我们就能将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我们人造太阳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对此有充足的信心!”
冯天启之所以敢于做出保证,说他们可以在两周之内完成任务。
是因为他们这边进行的任务,得到了物资部李部长太多的帮助。
李部长甚至直接为此倾尽了所有的物资,只为能够早日完成人造太阳的艰巨任务。
听着冯天启的保证,李部长的内心也是十分欣慰。
众人继续向前走着,很快变来到了人造太阳部。
进到部门的会议室里面,冯天启亲自端着一沓厚厚的资料,放到了李部长的面前。
这些资料都是人造太阳部门所需要的生产原料或者燃料。
李部长刚开始看到这么巨量的需求,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可是随着不断地翻看,他的心里逐渐有了底气。
这些东西,全都可以在大国的仓库里找到。
完成人造太阳小组的需求根本不在话下。
此次西部之行,给了李部长十足的信心。
大国,一定能顺利完成人造太阳的任务!
午饭过后,宁桥正在办公室里面进行研究任务。
他在看着大国的整体布局图,希望能从中找到可以继续优化的点。
烈日世纪当中没有什么容错率,他必须保证当前阶段所做的决定全部都是最正确的。
均匀分布在地图上的一百多个点,分别代表了一百个地下城市,一个大国粮仓,一个西部开发区。
至于回字形工业长廊,则是两条橙色的闭环长条。
虽然图纸上没有标注出地面之上的黄沙,但宁桥已经从脑海里面自动补充上了。
自从沙漠里面的沙子受到阳光刺激变得粉碎之后,它们便开始了全球的旅行。
直到现在,它们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黄沙可能会对地下避难所和躲在地表的民众产生影响。
但绝对不会影响大国分毫。
这也就是为什么宁桥没有从地图上标注出黄沙覆盖区的原因。
大国的二十亿民众依然在地下安然生活,没有受到任何来自黄沙的侵袭。
漫天黄沙,覆盖地表。
但这一切,于我大国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