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大国的建设如火如荼!
对于其它国家来说。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
明明知道灾难可能由太阳导致。
但他们在现阶段依旧是束手无策。
只能加快太阳观测镜的研发和生产。
而反观大国,掌握着关于太阳的一切动向。
大国民众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建设。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需要他们操心的地方。
从卫星角度向大国看去。
可以看到无数个地方正在尘土飞扬。
这是运送物资的车队在道路上穿梭。
席卷起路边的阵阵尘土。
满载货物的货车把物资从集中调度中心。
运送到每一个地下城市的洞口处。
日夜兼程,没有丝毫的停歇。
负责运送物资的车辆还有火车。
因为大国的钢材储备量十分充足。
再加上火车运送物资的效率很高。
所以并没有将火车和铁轨拆除。
这就使得在物资运送过程中,火车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火车车厢内部的座椅都经过拆除。
直接将内部的空间利用到了最大程度。
上午十一点,近三十万人集合在008号地下城市的地表洞口处。
队伍最前面是地下城市组胡和解组长和辛红才副组长。
二人将会在这里进行实地监督。
胡组长右手拿着喇叭,做好了喊话的准备。
“各位工友,今天我们将要在这里进行顶盖的安装工作。你们右手边的这个半透明的庞然大物,就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
“008号地下城市,作为第一个安装顶盖的城市,它是十分荣幸的。而我们作为第一个顶盖的安装团队,同样是无比光荣的!”
“所有施工细节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每一处操作都要符合规范!我们务必要给大国的下一段建设,开个好头!”
胡组长的话音落下,现场所有人齐声高呼:
“保证完成任务!”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响彻整片天空。
现场所有人都高举双手,然后攥紧拳头。
他们将满怀信心于激情,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属于大国的新奇迹。
全场随即很快回复平静,所有人开始快速挪动脚步。
向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奔去。
巨型的吊装设备也开始嗡嗡作响。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配合之下,巨大的顶盖缓缓移动。
收尾工作的示范工程,就此开始。
工人们手中忙碌个不停,嘴里同样喊着加油的口号。
所有人迸发出的冲天热情,让头顶的遮盖物都为之震颤。
第一天的时间,顶盖被顺利转移到洞口上方。
所有的紧固措施已经落实到位,工人们成功完成安装工作。
其余的地下城市开始纷纷效仿。
第二天的时间,内部的球状能源转换器被从下方提拉到位。
经过紧密的连接,同样被成功安装到位。
成功的经验被迅速传播,大国所有地下城市项目部对此进行了深入学习。
第三天的时间,球状能源转换器启动,开始向008号地下城市供能。
经过一天时间的监测,各项数据非常平稳。
意味着地下城市的能源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四天的时间,工程人员针对保护转换器和洞口的顶盖进行测试。
顶盖不负众望,顺利通过高温和抗冲击测试。
顶盖计划就此宣告成功。
其余城市相继开始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完成顶盖的安装工作。
第五天的早上九点半,宁桥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继续向外俯视着远处的一切。
窗外的狂风呼呼作响,震得玻璃都有些微微颤抖。
但对于拥有回字形结构的大楼来说。
狂风的能力还是太过于弱小。
并不能撼动大楼分毫。
微微翘首看向太阳附近。
宁桥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太阳光的颜色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原本柔和的太阳暖光,现在变成了偏向冷光的色调。
距离烈日世纪的来临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残酷景象。
看到地下城市的落成都能让人感到心安。
地下城市将会成为大国二十亿人心目中的堡垒。
让所有民众能够满怀信心的和烈日世纪进行对抗。
从很远处的地方传来广播的声音。
声音极其微弱,但却能听得十分清楚。
“各位民众,烈日世纪离我们越来越近。请所有人做好各方面准备,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注意保证家中物品的牢固性,对大件家具务必要做好固定措施……”
广播的声音传入宁桥的双耳。
宁桥愈发感觉到周围环境变得真实。
他真的率领二十亿大国民众,在现实里创造了诸多奇迹!
宋良刃快步走到宁桥身后,接着开口汇报:
“宁总指挥,西方国家联合起来,新创立了一个组织,名叫‘全球防御工事研讨理事会’。该组织专门负责评论全球各国的应灾手段,组织内已经有注册会员超过500人,他们全部是世界著名的建筑教授。”
从大屏幕上打开该组织的官方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类似新闻网站的页面。
一个个专家的点评被折叠起来,只漏出最前面的一句话。
类似这样的点评还有很多。
它们全被放在页面左侧的位置。
从上到下整齐排列。
“大家好,我是塔纽拉丘大学的一名建筑学教授。关于哪个国家的防御工事最为厉害这件事,我想分享些我的看法。”
“建筑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将很多学科的部分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接下来我所做出的评价是全面的,同样是结合了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来进行评判的。”
“首先,全球有超过两百个国家,大家的想法肯定各不相同,由此导致了选择的避难方法不同。有人选择到天上躲避,有人选择到海里躲避,还有人选择进到地下躲避。”
“客观来说,这些方法都没有太大问题。但从长久性和稳固性来说,在地下建造避难所是最为合适的。比如利梅国的地下避难所,我认为这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避难所,并且它还是对外开放的,民众们可以花钱买到进入的名额。”
宁桥看完这些,不禁稍稍皱起眉头。
听这些专家胡诌八扯,绝对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