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的装订,一般分为骑马订、折经订、线订、胶装等。

在现代地球上稍厚一些的书本,譬如教科书等,基本上都是采用的胶装。

这种装订方式牢固稳定,不易破损。

所以书籍经长期使用后,保存得好的基本上都不会散架。

何道人手里的这本书和笔记本,都是采用的这种装订方式。

这说明这个世界其实还有别的穿越者来过。

而且这个穿越者有可能和韩诺一样,是个机械工程师。

因为他的笔记本上的字体,全都是标准的手写仿宋体。

而其画的图,都是采用第一视角三视图的画法。

不过那位前辈似乎并不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身份,所以书本的第一页被齐整地切下了。

那一页上面,应该有他的名字。

韩诺觉得奇怪,若是早有前辈到过此界,为何这个世界以前丝毫没有过先进技术存在的迹象?

难道先进技术不好吗?

先进技术代表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可以使更多的人进入更多的领域。

然后……然后好像每个人都还是很忙。

韩诺开始在心里打起鼓来,似乎新技术的开发并不能使人民真正获得幸福。

说到幸福,就必须谈到一个叫做“边际效应”的词语。

在低技术时代,人们早出晚归,守着一亩三分地活着。

每日吃饱饭、有衣穿、不打仗就是幸福。

在高技术时代,人们同样早出晚归,甚至有的人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

每日似乎饱暖之外还需要满足许多需求,否则就很容易不开心。

似乎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幸福阈值会提高,于是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幸福的边际成本就越高。

就在韩诺发愣的时候,何道人拍了拍他。

“韩王!韩王!”

“嗯?什么事?”

“你怎么突然就愣住了?也没见你翻书,整个人就跟灵魂出窍了似的。”

韩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手中的书整理好放回木柜中。

“你叫我可有何事?”

“没有事,就是想问问韩王,你说的那个电磁感应原理,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是!”

韩诺看着这何道人,顿时觉得此人不简单,要是放在地球上,这人妥妥一科学家啊。

“你知道电吗?”

何道人点了点头。

“你在何处见过电?”韩诺好奇地问到。

何道人从放书的柜子下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桃木盒子,那盒子表面贴着一张黄色的桃符。

他缓缓将木盒子打开,只见里面有一颗三指直径的石头状物体,那物体表面不时弹跳着一些电弧。

韩诺见到这东西,直接给整不会了。

“这是什么?”

何道人摇了摇头,“这是我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从某个衣冠冢里得来的。”

“和那本书放一起的?”

何道人点了点头。

“你不是说是某位老祖留下的吗?”

“这便是那老祖的衣冠冢啊。”

“……”韩诺沉默了片刻,“那你有没有见过磁铁?”

“没有。”何道人答道。

“此界没有磁铁?”韩诺惊讶不已。

连带电的石头都能找到,磁铁却搞不到?这不是颠覆科学吗?

何道人摇了摇头,“这个真没有,我搞了这么多年研究,真有你说的那种材料,我早知道了。”

韩诺默然许久,虽然自己曾听说过一种自励式发电机,但他是不知道个中原理的。

如果电技术这条路走不通,那估计这个世界就很难走电子信息化路线了。

不过想了想倒也觉得无所谓,搞出电来还得搞半导体技术,那玩意儿哪是那么容易搞出来的?

现在能把燃料技术搞出来就不错了,毕竟这个世界也没见着石油啊。

于是他又跟何道人讨论了一下类似石油或者天然气的东西,得到的答案依旧是:没有。

……

就在韩诺还在研究天云大陆的科技树的时候,江秋寒他们已经坐上了火车。

这虽然不是人类的第一辆火车,但却是天云大陆的第一辆。

这火车只有一个火车头,靠烧煤驱动蒸汽机动作。

在一段十公里的铁轨上跑了不到五分钟,速度还不如马。

不过这个结果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兴奋了。

因为有了火车意味着什么,是所有穿越者都知道的事情。

而在见识了诸多新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后,人们也倾向于信任这些技术。

会计杨晓旭作为陶国户部尚书,自然也是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

毕竟是否举债投资这一劳民伤财的基建工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

她设计了一套算法,从一种科学的角度来分析铁路项目的投资回报。

比起铁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她更倾向于计算其在民用上的价值。

为了完成这套复杂的计算,杨晓旭几乎动用了整个陶国会计算的人才。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电脑,没有电子表格以及各种财务软件。

而李佳宇作为一个程序员,也参与了算法的设计,以确保算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毕竟参与计算的人越多,计算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他们设计这套算法的时候,将计算变成了如工厂里的分工一般的工作,力求每一步计算的最简化。

用李佳宇的话来说,他们是用人组建了一台计算器。

两个月后,陶国户部批准了兵部关于建设铁路的申请。

户部成立了一个国资商会,专门负责铁路的招标和筹建工作。

陶王江秋寒对于会计小杨的这个操作十分满意。

他本就是建筑工程专业出身的,所以很懂工程企业那套。

只有建立了标准的管理流程,铁路的施工才会按质按量的完成。

为了表示自己吃水不忘挖井人,江秋寒将从大青山至归云城一段铁路命名为韩金线,从南维城到桃岐城一段命名为诺钰线。

铁路首试成功的消息,很快便抵达了大青山。

韩诺除了提出车轮应该向内倾斜一定角度的建议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致来。

而金钰则兴冲冲地表示希望成为韩金线的第一批乘客。

……

与此同时,鸠国边境。

一支马军自从寒云历平宁三年冬进入鸠国的邙瀚草原后,便一直四处抢掠。

他们不但抢掠牛羊,也抢掠各种奇珍异宝。

更有甚者,他们还在春天袭扰各部落的人民。

据不完全统计,因为这支神秘马军的袭扰,鸠国当年因牛马受惊吓造成无法生育,牛马减产三成。

而同样的效果在人身上也体现了出来,鸠国妇女早产和小产的几率高了五成,受到的影响比牛羊还要严重。

而鸠国遭遇的最大损失,是一名叫丘疏王的大贵族以及他的部落遭到了血洗。

事后从一个侥幸逃出生天的马倌嘴里得知,那支骑兵非常专业。

他们行军的时候,就连大便都不能私自拉。

上厕所有专门的流程,有人负责挖坑,还有人负责埋。

以至于他们从邙瀚草原杀到鸠北的箐瀚草原,再进入漫瀚草原,最后突然消失。

结果又突然从邙瀚草原出现,又东巡至恪瀚草原,鸠国的大部队竟一次都没有正面碰见过他们。

这支神秘马军造成鸠国各部落以肉眼可见的衰落下去,其中赤鸠部落更是衰退到陶国内乱以前的水平。

而没过多久,便有人发现被人从鸠国掠夺去的奇珍异宝出现在了陶国的边境。

而货物的来源,似乎是萧国那边。

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鸠国。

于是在寒云历平宁五年秋,鸠国出动了三十万大军经恪瀚草原大举侵袭萧国北部边境。

萧国面对鸠国的入侵,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抵抗措施。

深入萧国的鸠国部队,面对野无所掠,坚城难下的局面时,不得不在当年冬天选择撤回恪瀚草原。

可就在这种时候,陶王江秋寒打起寒云王的旗号,派原长和马军指挥使刘知洋和铁枪将文铨出长和突袭了鸠国。

按江秋寒的说辞,鸠国无故兴兵袭扰友国边境,导致陶萧二国的正常贸易遭受损失。

故而其向寒云王请求,希望能代为出兵征讨鸠国。

这个请求虽然抵达了大青山,不过韩诺并没有在任何场合给出过任何批示。

不过江秋寒还是抓住时机出兵了,甚至还发出了两道檄文,分别送到了华国和萧国。

华国虽然因为内乱没有出兵,还是让边防守将象征意义地声援了一下。

萧国则抓住鸠国撤兵的机会猛打落水狗,逐北入恪瀚草原八百里,所获马匹辎重无算。

就在前方军队捷报传来之际,萧国国主完颜杰却十分不悦。

“拓跋将军,依你之见,鸠国的这仗打下来,是不是白白便宜了陶国?”

“禀大王,微臣觉得,当立刻派遣三万精锐部队深入鸠国腹地,与陶国争夺鸠国领地。”

这说话的叫拓跋云,是萧国左大臣曾革举荐给完颜杰的一名青年军官。

据说其在文韬武略上,有着不输于陶王江秋寒的实力。

听拓跋云如此说,完颜杰有些意外。

“你想趁机和陶国瓜分了鸠国?”

拓跋云点点头。

“此次陶国先挑起华国与鸠国的矛盾,再趁鸠国骄傲自大之机出奇兵疲弱鸠国。”

“同时还不忘嫁祸我萧国,使鸠国三十万大军来犯。”

“若臣下没有猜错,陶国这次准备一举拿下鸠国,其目的,必然是鸠国诸多的矿产。”

听闻此言,完颜杰的神色凝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