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历拯民十二年三月,寒云国改元平宁。

免全境农户租赋三年,大赦天下死罪以下。

刀枪归库,马放青山。

全境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实行民兵制。

每月集训五次,此外时间皆务正业。

精简马步三军至两万人。

封白马将军张守诚为镇东大将军,将五千马军屯临芸城以西的泰宁城。

镇西大将军冯海钧将五千马军屯临烟城。

封肖冲为抚南大将军,将五千马军屯桃岐城。

又封陶国三皇子郁铭为归义王,食邑万户。陶国七皇子郁皋为顺昌王,食邑八千户。

改回烟城作归云城,为寒云国首府。

又立兵、户、吏、礼、刑、工六部。

电竞选手江秋寒为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兵马。

会计小杨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

教培老师柳柒七为吏部尚书,负责各郡人事任免。

房产策划陈东为礼部尚书,负责法律制订及管理体系。

外卖员徐睿的丈夫,前腾蛇寨典军校尉朱灵为刑部尚书,负责全国治安管理。

电工陈小林为工部尚书,负责工程相关的所有事务。

这六部分别对应现代企业中的生产部、财务部、人事部、法务部、保卫科、工程部。

是韩诺胡乱糅合,再借用三省六部制的框架搞出来的一套执行机构。

它们统属尚书省,也就是现代企业中的总经办。

除了尚书省,韩诺还设立了门下省和中书省。

门下省主要负责对重大事务进行审议,相当于董事会,主要成员是所有穿越者及一帮很有经验的大臣。

中书省则主要对经过审议的事务作最后决策,相当于股东大会。

此处权力最为紧要,通常是在朝会时进行讨论,当然大多数时候最后决策者只有韩诺一人而已。

有了这套管理体系之后,寒云国才真正的从一个军阀集团,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国家。

也正是因为这套体系,将韩诺搞成了一个大忙人。

以前的事务,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寒云国和陶国的矛盾。

所以韩诺的精力主要用在用兵和经济方面。

而如今陶国两位皇子已降,举国之内百废待兴。

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变得越来越多,要操心的事也越来越麻烦。

渐渐的,韩诺便有些力不从心起来。

不过好在青山会和讲武堂为他培养了许多有着先进思想的人才。

这些人才走马上任之后,都很用心地为百姓着想,一时间寒云大治。

又因为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寒云国对其余五国多是贸易顺差。

配合上会计小杨设计的关税政策,寒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十分可喜的增长。

之所以说是对五国的贸易,自然是因为西边的寒云故国华国一直保持闭关锁国的策略。

所以寒云国至今无法与华国建立友好交易。

虽然韩诺对并不在乎,但有一个人十分在乎此事。

其人便是寒云后金钰。

因为寒云国如今生产技术水平遥遥领先诸国。

若是趁着其余六国还未掌握那些先进科技,寒云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也是指日可待的。

但韩诺如今采取的政策,却是修生养息,让许多身经百战的将士解甲归田。

且不说那些将士在安逸的生活中会不会逐渐失去战斗力,若是让别国掌握了枪炮技术,也是会让寒云国的优势少上一大截的。

所以金钰一直主张对华国用兵,却屡次被韩诺和会计小杨阻止。

理由无它,寒云没钱!

至于没钱这个问题,金钰提出过很多次以战养战的方案。

但因为韩诺走的是仁德爱民路线,所以他拒绝做出此等决定。

一时间,金钰倒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想法。

除了管理班子的搭建,改元后韩诺和金钰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宫殿。

这座宫殿叫烟波园,此处本是陶国皇室的一处行宫所在。

自从回烟城改名归云城之后,便归了寒云王室。

原本韩诺是不愿意住进这里的,一来因为他遣散了园中的俾仆,所以就显得特别空旷。

二来他觉得郡守府衙住着挺舒服的。

不过接管归云城的朱灵一来就将韩诺赶了出来,于是韩诺只好和金钰住进了烟波园。

而烟波园的名字没有被改掉的原因,则是因为换牌匾要花钱。

对于花钱这件事,也不知道韩诺是穷惯了,还是本就节俭。

在拿下陶国全境以前,韩诺只让红娘子安排了两个大姐住进园中。

一人负责他和金钰的饮食,另一人则负责浣洗衣物。

其余仆从奴婢一概不用,两人甚至有时候还需要自行做一些家务事。

而从最近开始,金钰便开始逐渐往园中招人了。

不但有了一队亲兵负责治安,还有了一队女仆负责伺候夫妻日常生活。

对于养这些人的日常开支来源,韩诺询问过许多次,都被金钰敷衍的搪塞过去了。

据金钰所说,那队亲兵是在兵部吃饷的募兵,即使不在此处站岗,也要花国家的钱。

而那队女仆,同样是红娘子帐下的一队女兵,是从江秋寒处调过来的。

一来二去之下,韩诺也懒得过问了。

只要不多花钱,在合情合理的情况下,他还是不太干涉金钰的。

毕竟他自己就是一个不怎么料理家事的人,若是将金钰的权力也剥夺了,园子里就得乱套了。

果然,自从人多了以后,园子便整洁了起来。

园子里有生气了,道上的树叶也有人扫了,还隔三差五地开开茶话会。

而三月十五这日,便有一场热闹的茶话会要在园中一座叫寒云楼的高楼上举行。

寒云楼本叫藏云楼,是韩诺来了才改的名字。

而这场茶话会,是为了庆祝金钰的生日的。

关于金钰的生日,其实是金钰来到天云大陆的纪念日。

因为很难与人解释自己的真实生日时间,所以她将这一日作为了自己在此界的生日。

而她庆祝生日的办法,就是找来文工团里的乐团班子,搞一场茶话会。

这场茶话会没有宴请太多的文臣武将,倒是请了许多大臣的妻妾。

“何怡娟,这里,这里!”金钰热情地朝学畜牧医学专业的何怡娟喊到。

何怡娟听到金钰叫她,自然立刻快步走了过来。

她是在两年前才从大青山搬到归云城的,此前一直在大青山放牛牧马。

“这位是?”何怡娟打量着与金钰手挽着手的一名红衣女子。

此女柳眉星目,恬淡闲雅,比在场多数女子都更有股贵妇气质。

“这是白马将军张守诚之妻,陈婉儿。”

“呀!莫非是安靖陈郡守家的千金?”何怡娟朝陈婉儿微笑示意。

“见过何姑娘,婉儿这厢有礼了。”陈婉儿对着何怡娟嫣然一笑,行了个敛衽礼。

很快,三人便聊到了一块儿。

没过多久,韩诺也从外面回了园中。

听说金钰在寒云楼宴客,自然是前来与众人打了打招呼。

不过因他一直不善于和女人交流,尤其是在女人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

没多一会儿,他便被围着他的女人们逗得面红耳赤了。

窘迫之下,韩诺借口要去楼上休息,便爬到了寒云楼的顶上。

此处有一个阁楼,内有众多藏书。

但这些书都不是什么正经书,而是一些修炼功法,丹经秘籍之物。

韩诺来到此处,倒不是来看书的。

只是因为从寒云楼可以俯瞰整个归云城,还能远眺烟波渠。

每次在这阁楼中凭栏远眺,韩诺都能暂时忘记自己穿越了这件事。

似乎此界只是一个梦境,自己只是暂时被困于此梦境中一般。

所以这日,韩诺默默地在寒云楼上观了半日风景,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渐渐的,楼下的喧嚣逐渐归于宁静,整座寒云楼又恢复了冷清的样子。

韩诺感到有些困倦,便从书架上随意取了几本书枕着睡了一觉。

这一觉,便睡到了日落西山。

等韩诺醒来时,他发现身上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

而阁楼之中,则多出了许多衣物。

韩诺抚了抚身上的被子,心中一暖,便爬起身来准备下楼。

等他来到楼梯口时,却发现那里的木梯竟然不见了。

那木梯并不是那种可以被随意抽走的那种梯子,而是很牢固的安装在墙上的步梯。

这梯子的消失,加上阁楼中的衣被,瞬间就让韩诺明白了自己遭遇了什么。

心中的暖意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寒凉。

他默默地回到了阁楼中,倚着窗户看着远处逐渐升起烟雾的烟波渠。

他想了许多,也想明白了今日之事的缘由。

于是他也不着急,只是淡定地在阁楼中等待着。

过了许久,楼下有了脚步声。

一听到声响,韩诺便来到楼梯口处看着那下方。

在下一层楼梯口出现的,正是金钰此女。

她上楼时正好也看着韩诺所在的位置,二人四目相对,默然无语。

过了半晌,金钰来到韩诺脚下,将一个食盒放在地上。

“你将楼梯旁那根细绳放下来,我把饭给你挂上。”

“你不打算和我解释解释?”

“有何好解释的?以你的眼界和经验,难道还看不出现在发生了什么?”

韩诺默默地看着她,将楼梯口的细绳放了下去。

待金钰将食盒挂上,他慢悠悠地将其扯到面前,打开看了看。

“有毒吗?”

金钰摇了摇头。

“把梯子装上,将最上面三层给我,阁楼太小,起码让我有点活动范围。”

“你,不恨我?”

“你能留我一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我在你眼里就那么无情吗?”

“那倒不是,只是你有你的政治抱负而已。但是,我要提醒你,有些大事情,最好和我商量了再去做。”

“好!”金钰点点头,“若是要拿下华国,我当以何人为将?”

“冯海钧。”

“多少人马?”

“他要多少,便给多少。”

“要拿下鸠国呢?”

“张守诚。”

“可以同时打两国吗?”

“不可以。”

“先打哪国?”

“华国。”

“鸠国怎么办?”

“下檄文,命其攻华国。待其与华国相攻,再出兵华国。”

“谁来写那檄文?”

“问张守诚便知。”

金钰默然片刻,“我会让人将下面两层改造一下,尽量让此处像个套房那样。”

“嗯,好。”

“要给你拿点书什么的吗?”

“不用,此间多。空了来与我说说事情进展便好。”

金钰点了点头,兀自离去了。

韩诺看着手里的食盒,摇了摇头,歪着嘴无奈地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