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土豆作为粮食的又一支撑,大明王朝的粮仓不仅会充盈起来,甚至完全可能有余力朝着周边国家贩卖存粮。只要操作得当,将土豆的流向适当风控,必然不会因为土豆流入漠北草原,而导致草原兵力倍增。

虽然朱雄英当初坑骗海别•伯雅伦千两纹银时,借口是海别•伯雅伦破坏了辣椒的初始种子,以至于之后不能够再有指数倍的增长,让他损失了许多银子。

但实际上,海别•伯雅伦又如何,不明白朱雄英所说的句句属实?

在注重推广新作物的前期,一颗种子便可孕育出几百粒种子,所以哪怕损失一颗种子,对于前期的种子孕育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甚至早在大明立国初期,朱元璋赈济江浙一带灾民时,有个别官吏偷偷将朝廷拨付的种子粮拿去换取鸡鸭酒肉来解馋,就被当地新上任的地方官直接斩首示众。

当时佐政的还是刘伯温,刘伯温深知地方官直接越级斩杀官吏是大罪,生怕自己的这个学生会触怒朱元璋,结果朱元璋不仅仅没有治罪,反倒是立刻将这个地方官的代理去掉,直接任命了!

由此可见,种子粮是有多么的重要,重要到甚至可以让多疑的朱元璋放下被冒犯的威严,为看重种子粮的官员直接撑腰。

“才两千两纹银,海别•伯雅伦就把辣椒种子弄走了,这笔买卖是咱孙子亏了,小孩子没见过银子,不知道一两银子能在民间做多少事,更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还是缺少历练!”

“麒麟王可说过,那辣椒不仅仅是调味品,还可以驱虫、发汗,能做调料还能入药,她漠北草原气候那般恶劣,这东西带回去,能解决他们的麻烦!”

“要我老朱来看,就算是要她两万两纹银都不为过!妹子你怎么还能替她委屈上了?这生意明明是咱们老朱家做亏了!”

皇宫中,朱元璋还在同马皇后计较着海别•伯雅伦被坑骗的千两纹银一事,在考虑需不需要同情一下海别•伯雅伦这个明面上的弱者。

而海别•伯雅伦已经在朱元璋的默许下,悄悄的绕开守卫,将那一筐土豆背回自己的住处,准备偷偷运回北元。

麒麟药王山内,随着主厨一勺热油下锅……清炒土豆丝、辣炒土豆片儿、土豆白菜汤、炸土豆条、土豆炖牛肉、土豆饼……在麒麟王陈彻嗷呜嗷呜,朱雄英不断擅自加戏的指挥中,先后被搬上了桌。

然后以朱棣这个孩子王为首的一众小馋猫们,纷纷围在饭桌前,好奇的盯着这些从未见过的美食,眼巴巴的看向替朱元璋前来试菜的太子朱标。

闻着热腾腾的饭菜香气,试菜太监试吃时,享受又惊讶的表情,就差直接催问朱标,何时才能不要在勾引他们的馋虫,动起筷子,让他们大快朵颐了。

朱标也没有想到,推广土豆种植的方法还没有完成,麒麟王便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带领他们品尝土豆了。看看桌子上不下20道菜,全都是由土豆作为主原料制作而成。

朱标其实是在暗暗心痛,不是他吝啬也不是他抠门,实在是他认为,此时此刻的所有土豆都应当当作土豆种子分派下去,等着他们长成更多的土豆。

而不是在土豆还没有丰收的时候就开始研制土豆的吃法,虽然麒麟王陈彻实属好心,但朱标还是认为如此做法太过于浪费。

可就算他想叫听麒麟王陈彻,但事已至此,菜已经摆到桌面上,不吃更是浪费,更何况眼前还有一群弟弟们,在那里巴巴的等着?

“回太子殿下,回诸位皇子,这土豆口感丰富,不同的做法,味道不同,但都鲜美至极,各位主子喜欢吃脆的,可以品尝品尝油炸的几种做法,若是想吃软糯的,可以品尝水煮……”

朱标还在不断的合计着这桌土豆宴到底浪费了多少土豆,那边试菜太监,已经开始讲述试菜口感,等太监讲的差不多了,饭菜其实已经冷了。

但皇宫规矩如此,诸位皇子都是皇室宗亲,尤其其中还有太子朱标和皇长孙朱雄英,所以试菜这道程序必不可少,之所以要让小孩子们在这里馋猫一般的等着,其实是在等试菜太监会不会毒发。

麒麟王陈彻才不会去理会这些繁文缛节,自从上次莫名其妙的被北元大巫联手大萨满算了一道之后,就利用系统商城给自己兑换了不少的属性点,尤其是百毒不侵这项。

所以一直在那里嘎嘣嘎嘣的将薯条薯片咬的咔咔作响,专门馋这群看得到吃不到的馋猫们,差点将小孩子给馋哭了。

终于见到朱标示意可以开吃了,小孩子们一声高兴的尖叫。然后尽量克制着自己,从头到尾,每道菜品加上一块紫细细品尝。

起初朱并不是很能接受土豆,拿起一颗水煮土豆,拨开皮,咬下去,感觉有些涩口,甚至有一些噎得慌。要不是一旁的小太监眼明手快地来一碗清水,朱标认为他很有可能会死于这颗土豆,成为大明历史上最短命的太子。

朱标哪里会想到他险些一语成谶,若不是麒麟王陈彻的出现,他真的会早早离世。

只是逐一的坚持品尝下去,然后被土豆逐渐圈粉,直呼土豆的神奇。

既可以做的脆生生的,也可以做得软糯糯的,更可以炸得嘎嘎脆, 真的是老少皆宜,各类做法全都适用。

最重要的是朱标看了看盘口大小的土豆,身体肥胖,胃口极大的他轻轻的打了一个小小的饱嗝。这个土豆饱腹感确实很香,当做主食推广开来完全没有问题!

仅仅是土豆就已经能够达到如此效果,若是等到麒麟王将他说的玉米地瓜等神奇的作物全都培育出来,那大明王朝还何愁粮食供给不足,百姓吃不上饭?

怕是到时只会发愁,如此高的产量,自家粮仓放不下,自己又吃不完,该怎么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