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给众人思考的机会,燕归酒楼的第一批游客便被集中到了广场中央。然后按照先前的请柬座次,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座位之上。

而广场尽头的舞台上,忽然有丝竹喧嚣而来,悠悠扬扬之间。有无数歌姬舞婢登台献艺,席间若干小厮穿插行走,手中端着一盆盆炭火放到方形架子下面。

“如今虽然已入秋节,秋风习习。然而并非冬日。又是在这空旷室外,怎么就开始点起了炭火?难不成喊客人来这里烤碳火就是燕归酒楼的特色之处?”

眼见着一盆盆炭火被点燃,火光映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立刻便有文人提出疑问,想要知道这炭火的用意,这燕归酒楼着实古怪至极!

然而不等这群文人想清其中的深意,便忽然闻到一股奇异的香气自不远处传来。

众人纳闷,纷纷前去寻找香气的来源,很快便看到在酒楼广场的两侧,有一排条形炉子,炉子后面还站着一排身穿白色衣服的厨师。

每个厨师身旁都配了两名负责扇扇子的小厮,而厨师自己手中原本也拿着一柄蒲扇,对着那不是特别旺盛的炭火,一顿猛扇。

另外一只手中不知拿着什么,在不断的翻转,而那香气便是从那里飘出来的,翻转翻转,厨师又不知从一旁拿出了什么东西。,匀的撒在被炙烤的食物上面。

大约考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厨师便将手中的木棍放到一旁的木盘之中,然后立刻抓起另一把木棍放在火上不断的翻转,重复着先前的动作。

因为厨师数量足够,木盘之中的食物很快便被分到了各个受邀请而来的客人手中,虽然数量不多只有一串,但也足够这些慢吞吞的文人墨客们细嚼慢咽的品尝。

“好烫!这香气莫非就是前几日酒楼中香气的来源?这不就是烤肉吗?”

“呀,这是什么?怎么感觉有些扎舌头?烤肉还可以这么做?”

“这里面绝对不仅仅只放了食盐,食盐的鲜美,还达不到如此程度,就是不知其中到底放了何种香料……”

一时之间围绕着这些食物,文人墨客们纷纷开始了各种询问,看燕归酒楼压根没有人做回答,只是低头沉浸在制作食物的快感之中,便开始纷纷猜测起来。

将各自的想法一一诉说,就差将全本的神农百草一一对应上了!

甚至于压根没有人发现现场的音乐,不知何时已经成最初的斯斯文文的丝竹之音,变成了吹吹打打。

虽然乐人们没有用尽全身气力,但那不知不觉的转场,却足以在微妙的气氛中,将这种交流的欲望推向极致,让这些原本就算熟识的文人墨客们,放下那些身份包袱,沉浸其中,痛痛快快的大快朵颐起来。

眼见着有人很快吃完手中的木棍,正对着那明显就是木头的细棍犹豫,立刻有人站了出来,教导大家正确的使用方法。

“诸位!我燕归酒楼的选料,虽然选用的是上好的木材削制而成,但木料虽好,不可食用!所以请各位口下留情。”

贴了满脸膏药的胡三儿,改头换面后,终于闪亮登场!

……

燕归酒楼的开张。声势极其浩大,几乎请遍了京中世家子弟。可以说大明王朝,所有的王公贵族,留守京中的质子们没有不被邀请的。

而当所有人品尝过燕归酒楼的美味后,也终于明白了,燕归酒楼的布局原因,为何一定要在室外放如此多的方桌?

因为那个叫肉串的东西需要经过烈火的炙烤,才能配合着蘸料,激发出奇妙的香味,而为了防止肉串被放凉,那带着网格的铁网桌面便起到了作用。

网格桌面下是为数量不多的炭火,能够维持的时间不长,烧出的热量也不大,但却足以维持肉串的温度同时避免在室外的客人着凉,也可以供客人取火取暖使用。

就在燕归酒楼开张的第三天,那一个个方形桌面的第二种使用方法也被燕归叫楼正式宣扬了出来。

那便是将食物放于方形炉子之上,自行开始烧烤,配合燕归酒楼提供的蘸料进行使用,而这种方式则被燕归酒楼称为烧烤自助。

但很明显,烧烤的方法虽然被燕归酒楼推广开来,但烧烤的核心法门,还是在那蘸料之上。

同样是烧烤,自助烧烤的滋味同厨师烤出的烧烤的滋味大大不同,虽然用的都是上好的调味品,但吃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不过金牛厨师大手所做出的烧烤,价格也确实是烧烤自助的二倍。

甚至于个别烧烤师傅。竟然需要预约才能够排得上队。

……

李景隆身为李文忠之子,除了黄家那几位皇子以外,号称京城第一纨绔。从小便吃遍了南京城大大小小的酒楼,吃尽了天下各色美食,却着实是头一次见过这种阵仗。

这种叫做烧烤的方式,不仅仅让他们体验到了大口吃肉的快乐,想起军中的豪爽,更是他们发现原来烧烤这个东西是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的,可以吃出更多的乐趣来。

十分便于边吃边谈论工作,比如哪家的马匹跑得更快,谁家的门房更佳?勤劳甚至于哪哪个国公府上的总管,在外面新养了第二房小妾……

虽说这酒楼开的奇奇怪怪的,一直查不出背后的东主是谁,但不得不说这酒楼的奇思妙想确实是一绝。

单就这烧烤蘸料,全京城都找不出第二家。就是不知大堂之内奇形怪状的桌子上,有什么其他的技巧和窍门,难不成也是要将这烧烤搬入其中?

若真如此,城防营一定会派人整日驻守在燕归酒楼一旁,谨防因为高温聚集,将木料烤熟引起火灾。

李景隆一边在那里大快朵颐,一边忽然又操心起了城防营的事情,不得不说毕竟是武将出身,对于一些基础的安全常识,李景隆已经熟记在心,并下意识的在避免。

“这若是引起大火,起步要烧了半个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