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兽无近忧必然瞎想!

趴在自己的小窝里,暂时性无所事事的陈彻。

忽然思考起前世就在纠结的一个问题。

如果自己当初选择了文科,后面的人生会不会没有那么艰难?

毕竟自己当初许多学了文科的同学,后期都进了金融贸易公司,混的还不错。

但陈彻又仔细想了想,那些真正学了经济还混得不错的,似乎是文科院校中学理科的学生吧?

对于经济学这件事情。

陈彻所得知的是早在高中政治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基础科普。

而陈彻给朱元璋他们科普的,正是他为了高二会考,拿到高中毕业证。

不得不背下来的,最基础的政治经济学。

但奈何当时国人的思维,至少他所在的那个小地方的思维是。

成绩不好,数学不行,跟不上的才去学文科。

逻辑思维强,数学能力好,很少有放弃理工科的。

可在真正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

又有许多家长为了讨巧,开始宣扬什么理科学生去学文科的专业,会更有优势的说法。

要用理工思维培养出的逻辑感,去打压那群文科生死记硬背,背出来的分数。

当初陈彻的老妈就曾经听信了邻居的说法,差一点将陈彻送去经济学院。

但最终还是被自家资深it狗的老哥给阻止了。

那时候陈彻那个做it行业的堂哥,刚学it不久。

国内it大市场里,程序猿同头秃这个名词还没有完全挂钩。

所以陈彻,在经历了四年的大学生涯后。

为了自己的头发,果断放弃了it,选择了跨行业就业。

当然,这是陈彻给自己美化的说法。

事实情况是,等到陈彻毕业时,

学it的大学生已经多如牛毛。

陈彻的那点不上不下的技能根本没有竞争力。

而刚毕业着急找到工作,想要有口饭吃的陈彻。

其实是不得不跨行业就业,只为了填饱自己咕咕叫的肚子。

“哎!当初是怎么都没想到,会遇到如今的难题。”

“老子要是早知道老子将来可以做一只什么都不管的神兽。”

“那当初就应该去学文科!学一学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

“然后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有心情了就去指导指导朱元璋,如何治国理政。”

“心情不好了就趴在自己的封地,随便喊!随便叫!”

“反正这是老子的封地!老子是这里的主人,老子想怎么喊就怎么喊,看谁还敢打我的屁股!”

“哎!想那些是没有用的了,现如今只能靠这群酸儒,自己去研究了!”

“经过本神兽的指导,他们就算出不来第二个陶朱公。总算也不能把好好的一个金本位,研究得面目全非吧!”

“朱棣的伤到底好了没有?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京城啊?这小子不会发现了他老爹不想让他当皇帝,拒绝回来了吧?”

不得不说,朱棣作为榜上有名的千古一帝。

陈彻一直认为朱棣是很有经商头脑的。

虽说郑和七下西洋,朱棣没有完全看到。

但朱棣在位期间不顾北伐艰难,

一方面努力维持国内经济运行,一方面建船厂造大船。

虽然口头上喊着的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经营海外。

但也真真实实的是依靠郑和开辟了航线,打通丝绸之路。

为后期嘉庆年间的海外贸易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坚实基础。

“希望老朱家不会只有朱棣一个人有经商头脑。”

“要真的只有朱棣自己能经商的话……现在这个时间,郑和怕是才刚刚出生吧!”

“如果现在就想让老朱经营海外……嗯,那就只能靠朱棣自己了!”

“谁让本神兽不能出大明国界不是?”

“至于说朱元璋那个听不懂经济学的猪脑袋,他还是替朱棣北伐去吧!”

“让朱元璋把重心放到北伐,荡平北元残余势力上去!”

陈彻翻身,又是一盘刚采摘的水果,被吞入口中。

“总比让朱元璋整日里呆在京城,天天寻思着斩杀开国功臣,给朱标铺路的强!”

“毕竟每一次朱元璋的举动,后面都涉及着成千上万条甚至几万人的生死。”

“本神兽可经不起他这么折腾,这个归系统太不近人情!”

不得不说,后期朱棣重新设立锦衣卫,并将锦衣卫的权力发挥到极致,其实是受朱元璋了的影响。

陈彻还记得他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说的就是朱元璋时期的锦衣卫。

准确的说应该是监察,也就是何光带领的那一批人。

他们只属朱元璋管辖,任何人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

可能是宫女太监、路边商贩、官员家中的奴仆。

甚至可能是一些游侠乞丐以及朱元璋的老同事那群和尚们!

他们无孔不入!

曾经朱元璋手下有一位五品小官,似乎还是管着理礼制相关的一个文臣。

可以说在京城这种一品二品多如牛毛的地方,丝毫不起眼的一个小人物。

有一天晚上在家里闷闷不乐。

第二天早朝之后就被朱元璋叫去询问,是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

甚至还拿出了一幅画像,画的正是那个小倌儿不开心时的表情,给那个小倌儿当场就吓跪了。

要知道,在朱元璋时期是没有监控或者照相机的。

而这个小官家的监察,不知道躲在什么角落里。

竟然颇有闲心的给他的不高兴的样子还画了一幅画作。

当然这也能看出这个小官儿家里确实没什么值得监视的事情。

不然负责盯着这个小官的监察也不至于闲成这样。

但这也足以说明了,朱元璋疑心之重。

而后期的朱棣继承帝位后,哦,是登基称帝后。

将自家老子学了个十成十。

所以陈彻一直听过一种说法。

朱棣的太子朱高煦,除了可能是三高发作以外,更大的可能是被朱棣在世时活活吓出了心脏病。

再加上朱棣一心扑在北伐上,朱高煦常年留守京城监国。

就这样等到朱棣离世后,朱高煦如果不是为了救自己儿子一条小命。

可能早就咽气儿个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