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人才辈出。

陈彻一直以来就有这样的观点。

毕竟元朝压制中原百年。

百年来江南氏族,尤其是各类文人。

均抑郁不得志,只得在家里埋头看诗书。

偶尔性的自卖自夸一番,却为当朝着鲜少问津。

当明朝创立,科举制度恢复后。

尽管江南世家,对于朱元璋的出身不屑一顾。

但还是不能放弃通过科举考取功名,来炫耀自身学识,还有治国理政之策的心思。

因此见识过大明王朝算盘班子的厉害后,陈彻也忽然打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

明朝时期火药的发展得到大大的提升,并且广泛运用于军事……

不仅仅有大炮,还有枪支的前身——火铳。

且广泛运用于军队。

据说没几天后,蓝玉在草原即将遭遇的被刺客刺杀。

就是被火铳所打伤,险些断了子孙跟。

……

但是让陈彻没有想到的是,相对于科考状元或是进士。

陈澈最先见到的竟然是一位女诸生……

这位女诸生目前最擅长的手段,便是不准自己的父亲吃烧鹅。

不错,这个女诸生就是燕王的未来王妃徐妙云。

“什么?燕王府还未建成,未来的燕王妃就开始搬家了?”

听到太监来报,朱元璋大吃一惊。

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未来儿媳竟然如此能够作妖。

虽说这丫头做事谨慎,让老朱没有抓到徐达的错处。

证明不了徐妙云私自进入军营,还将自家臭小子教训了一通。

但是媳妇还未过门,自家儿子就被压低了一头。

还险些留下一个惧内的名声……

老朱觉得这口气不能就这么咽了。

“既然她这么着急,那便让皇后去会一会她!”

老朱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自己亲自出面教训自家未来儿媳……

有些不甚体面!

女眷之间的事情,还是交给女人去解决吧!

老朱不相信自家妹子,能够放任未来儿媳如此欺负自己最心疼的儿子。

但是很快,老朱发现他错了,大错特错!

……

自家妹子竟然在陈彻的撺掇下,跟未来儿媳穿上了同一条裤子!

不仅仅派太子朱标去帮徐妙云搬家!

甚至还督促内务府工匠,不要去管什么前殿后宫。

要先将库房建好!

不仅要建好,还要建的十分坚固耐用,面积还要大!

甚至将燕王府的一个小花园全都改成了仓库。

还振振有词的说,是什么要留给未来儿媳放私房钱的仓库。

“他徐妙云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哪里来的这么多的私房钱,竟然需要单独建造仓库!”

想想自己一个皇帝都没有这么多私房钱,老朱这个气啊!

“难不成他将徐家的家私全部搬空了,还是说他徐府贪墨已经到了如此明目张胆的程度?”

老朱不解,着实不解。

而马皇后给出的答案,让老朱心满意足,不头满意足……

“徐家姑娘搬出来的东西,都是各地亲王以及各路大小官员送去徐府,声称恭贺徐家大小姐同我家老四定亲的礼品。”

马皇后先是将所谓的私房钱的来历解释了一番。

“既然是送给徐家大小姐和咱家老四的贺礼,那自然归徐家姑娘管控,徐妙云想将这些礼物搬走谁也说不出什么。”

看到老朱悻悻的样子,马皇后继续解释其中的原由。

“若是不将这些东西搬出来封存,难不成陛下打算就让这些人明目张胆的贿赂徐达?”

“还是欺负人家徐达不在家,没人给她闺女撑腰?”

“陛下应该庆幸自己娶了一个好儿媳,关键时刻顶得住,不怕各种流言蜚语,是个有主意的。”

想起徐妙云的解释,马皇后对这个儿媳各种满意。

“咱家老四能够得到人家闺女,是咱们家的大幸事。陛下就不要再吹毛求疵。”

生怕老朱大男子主意再犯,马皇后继续敲打。

“若是以后对人家闺女不好,,小心徐达领着大军给你削成一个猪头!”

“徐达他敢!”

老朱不服!

“谁欺负他家闺女了?我就是好奇他哪里来了这么多钱而已!”

马皇后看着老朱嘴硬的样子觉得好笑,上手在老朱脸上捏了一把。

“怎么寻常百姓家结亲,亲朋好友还要前来恭贺,随上一些礼份子。”

“咱们朱家一统了天下,儿子结婚就不许人家来送礼了?”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只要这钱来路正又有什么可怕的?”

老朱心虚,毕竟是自己恶意揣度了老兄弟。

“不过皇后你也知道,今年北方大旱,虽然有神兽庇佑。可徐达北中打仗还是很需要钱的……”

“闭上你那张猪嘴,好你个朱重八,人家徐达在前线卖命,你还想要人家闺女的私房钱不成?”

“行军在外,人家连老命都随时可能搭在了上面,难不成要人家连打仗的军需物资也自己一并解决了?”

“若是如此,还要你这个皇帝,还要我大明朝的户部干什么???”

“我看你也别当这个皇帝了,干脆直接从位子上下来让给老徐好了!”

“呸呸呸,说的什么话?”

“是我想歪了还不成?我就不应该打这些钱的主意,小两口新婚,儿子单独立府是该留些家底……”

“既然妙云想要搬家,那就让太子多派些人手给他就是了。”

【叮!系统提示,发现宿主利国利民之举!】

【叮!成就检测中……】

【叮!本次获得国运值108!】

什么玩意?

就帮儿媳妇搬个家就有国运值了?

这到底是什么逻辑?

老朱整个一问号脸!

……

虽然知道锦衣卫办事严谨,但按陈彻看来,锦衣卫最近着实忙得不行。

这边要忙着去整理上千家佛寺的财产,以防户部贪墨。

那边又要忙着帮何妙云正大光明的搬家。

不仅搬家,还要向所有人摆明了何妙云搬的都是大家送给他的贺礼。

并且所有礼物都被他带去了燕王府封存,没有一丝一毫留在徐府。

燕王妃还未成婚,便已当了燕王府的家。

这件事很快传遍大明朝廷,传到远在蒙古的朱四郎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