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集采之法
瘟疫可以治好的消息一经公布,一定会极大振奋人心。
现在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再加上瘟疫又能得到控制,西北的灾情的消亡指日可待。
几个人回到驿站分别坐下,萧离看着西北提督道。
“连花清瘟药方既然有效,就值得在西北推广,也需要让其他的州府官员知道,有这样的药方可以治疗瘟疫。”
“莲花清瘟药方是西北人发明的,那就由你来通告四方吧!”
西北提督听到这话非常惊喜,连花清瘟药方如果能传遍国内,这就等于他多了一项功劳。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萧离分配这件事情,这其中所代表的隐含意思,西北提督能明白。
之前萧离不看好,他对他颇有意见,现在萧离对他的印象已有转变,不然绝对不会如此。
“先生,我一定办好此事!”
“既然莲花清瘟药方有效,我们就要采购大量的莲花清瘟药方上的药材!”
“这点还需要先生和施大人协调,一旦开始采购,药价可能会疯狂上涨。”
萧离当然知道物价是随行就市,各城市吃了连花清瘟药方可能都会采购药材。
哪怕国内其他地方也会储备这种药材,以防他们那里有逃难的人过去把瘟疫病情带过去。
萧离想到之前病人对免费看病的打击,他心中有了主意,他知道后世把这种情况叫做免费全民医疗。
现在朝廷负担不起这种全民免费的医疗,也负担不起全国出现瘟疫地方的免费医疗。
他能使用的方法只有一个,这还是从后世借鉴的经验。
“采购的事情交给朝廷来办,朝廷先集中采购这些药材!”
“但凡朝廷集中采购这些人又想哄抬物价,他们就要受到朝廷的惩罚。”
施仕伦二人没有听过这种概念,他们只是简单考虑一下,认为萧离说的可行,萧离又告诉他们这其中的条条框。
集中采购的优势在于通过大量采购能够把商品的价格压下来。
如果有人想要哄抬物价,朝廷就可以通过公告出手收拾。
只要物价没有超过限定幅度,他们也可以容忍这种小幅度的市场涨幅行为。
药材放在国家的仓库之中,哪个地方有了灾情,有国家这里调拨药材过去,但是并不是免费供应,而是平价供应。
这些州府衙门最后要自己承担药材价格。
这样既可以避免乱象,朝廷又能承担得起。
而不是朝廷像如今一样,所有物资免费发放,这样也会让朝廷最后无力承担。
除非是大灾之年地方,没有任何实力承担这些物资的价格。
这时,朝廷可以先暂缓收取物资所需钱财,等到地方灾情消失,财政又有所缓解,在恢复收取。
暂缓收取物资款时限内,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措施。
这样能把这些钱收回来,又避免地方官员有钱不拿,或者在灾情到来之时故意夸大,想先免费得到物资。
萧离把想法说出来,众人眼睛都绽放出光芒。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大家都感觉极为困难的事情。
“先生的这个想法精妙绝伦,这样以后国内再也不用因为灾难担忧药材的事情。”
“只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何先生不将粮草和其他物资也纳入其中。”
施仕伦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应用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
萧离既然能想到这个办法,具体细节地方,他也考虑过。
“全面推广实为不妥,现在各地方都有自己的储备粮食,只要加强巡检即可。”
“粮食储存极为不易,粮食变为陈粮又没有办法保值。”
萧离的这个说法很简单。
一旦物品贬值最后承担损失的还是朝廷,如果一两年朝廷或许能承担损失,但是有朝廷也无法承受压力。
只要保管得当,药材储存多年都不会出现问题。
“虽说民以食为天,现在有了地瓜和土豆种子,日后粮食不会出现特别紧缺的问题。”
“做好全国的种植和农业,只要调配和流通不出现问题,粮食难不倒百姓,重要的还是地方官员有作为。”
萧离这两句话直指核心要点,一切的事情都以地方官员为主。
他们如果不作为欺上又瞒下,那百姓就算是没有遭受灾情也等于受了灾。
如果地方官员有作为,哪怕有了灾情,在朝廷的帮助下,灾情也很快会度过。
萧离这话说的,西北提督脸色一红,他低下了头。
因为西北之前做的并不好,如果不是他有觉悟有转机的快,很可能他现在都在牢狱之中。
“民生问题只有粮食和医药,还有水源最为重要,现在两样不成问题了。”
“最后一样只能通过日常解决,而不是靠灾难来临之时才想应急办法。”
施仕伦对萧离这句话是颇有感觉。
之前一路上大家研究开沟造渠引水的方式,然后又想其他的解决办法。
如果将这些问题提前解决,或许今日的百姓也不会无水可用。
毕竟只有西北这个地区现在干旱,其他地方的水源还是能引来。
“如此大的工程,靠朝廷拨付银两不现实,只能靠各个州府衙门日常的积累。”
“如果上下一心,一起动手,也能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也能提前做出预防。”
施仕伦说出这话完全是真心的想法,旁边的西北提督不得不认可。
二人按照萧离吩咐各自去做事情。
萧离又给张居正传回消息,要求他在全国范围内收集药材,按照自己刚才所想的策略去做。
武媚娘一直默默的看着萧离在做事情,她心中对萧离有如此的谋略更为佩服。
正当萧离刚刚处理完公务,外面传来吵闹的声音,萧离皱了一下眉毛,武媚娘连忙表示。
“先生,我出去看一看怎么回事儿!”
武媚娘刚刚出去就感受到空气中的潮湿,等到又看到远处的地面,她脸上露出狂喜。
她知道为何外面有吵闹声音了,为何那些护卫没有制止百姓,让他们不得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