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还需调教一番
身子被大哥哥看到也就罢了,如今又被另一个男人看到,有道是烈女不嫁二夫,这让她如何选择啊。
柳儿越想越觉得委屈,豆大的泪珠啪嗒啪嗒的往下掉。
“要不,你就留下来吧。”
看到柳儿伤心欲绝的样子,朱由检将外套重新披在了他的身上,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他本来是没想过要找女人的,可如今若是在不把人留下,此时若是被人知道,柳儿也是必死无疑。
毕竟,这里可是明朝,又不是现代社会。
“谢谢大哥哥,我一定会好好服侍你的。”
听到这话,柳儿泪眼婆娑的抬起头,悲伤的眼中闪过一丝欢喜。
朱由检还想要说什么,却没想到柳儿直接爬上了床,朱由检一把拉住了她,“今晚你先回房睡吧,我有点累了。”
看到柳儿那稚嫩的脸庞,朱由检随便找了个理由,便将她推了出去。
作为男人,自然没有把女人往外推的道理,可柳儿才十三岁,虽然在明朝已经是成年人,可在朱由检看来,她仍然是个孩子。
再说了,他本来就没想过要找女人,自然对那种事便也不会着急。
至于以后的事,等她长大点再说吧,反正他现在是下不了这个手。
柳儿眼眶含泪的看着朱由检关上了门,她有心想要留下,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毕竟,这事都是男人主动的,她一个小姑娘怎么好主动开口呢?
站在门口很久,看到房间里的灯灭了,柳儿才落寞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一夜无话,吃过早饭后,孙传庭便又来了。
他眼神复杂的打量着朱由检,朱由检都有些看毛了,“孙大人,你看什么呢?”
“还是年纪小啊,不是怎么太会,还需调教一番。”
朱由检,话音刚落,便看到孙传庭盯着朱由检的脖子,不满意的回答道。
朱由检一愣,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羞愤,“此事我自有打算,无须再提,你找我若是没有正事的话便退下!”
昨天一连串的误会在加上孙传庭的话,让朱由检有些烦躁。
他还以为怎么了呢,没想到这老家伙竟然在找吻痕!
古代人都是这样来判断圆没圆房的吗?
朱由检羞愤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语,心中暗想道。
“公子息怒,我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
看到朱由检脸色难看,孙传庭连忙行礼解释道。
“外面那些流民处置的怎么样了?”
朱由检也懒得跟孙传庭在讨论这种事,强行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来。
“地方官员们还在积极处理中,不过有官员禀告,银两不太够了,流民的处置工作可能需要暂停一下。”
说起正事,孙传庭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汇报道。
“需要多少上报就行,朕全部都会批,但安置工作不可暂停!”
朱由检大手一挥,十分豪气的说道。
这倒不是她在装逼,而是通过这么长时间的积累国库中已经有乐不少积蓄,这些钱足够干正事了!
当然了,如果官员贪污那肯定是不够的。
不过,他觉得通过这段时间的整治,如果那个官员还敢贪污受贿,那就是嫌命太长了!
“是,我这就去告诉他们。”
孙传庭恭敬的向朱由检行了个礼,向门口退去。
“等等,我正好也要去,一起去吧。”
朱由检刚准备点头,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边说着一边向门口走。
孙传庭虽然不知道朱由检有什么打算,但也不敢问,只能紧随其后的跟着。
此时,山西各个地方的官员都聚集在府衙内安置自己区域的流民,没有一个人敢懈怠。
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此事处理不好,别说是头上的乌纱了,就连命都保不住!
“由公子到!”
就在大家忙碌时,突然门口传来声音,众官员连忙分列两旁,恭敬的向朱由检行礼。
“无须行礼了,我来,是来处置你们的!”
众人刚要行礼,朱由检便直接打断了他们,说明了来意。
他本来是要回京都的,可这些肚满肠肥的官员必须严肃处理!
太可恨了,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竟没有一人管!
“微臣知错,还请公子责罚!”
看到朱由检那难看的脸色,众官员惊恐的跪在地上求饶。
他们本来还以为陛下忙完陕西的事就回京都了,谁知道竟然来了山西!
他们若是早知道陛下会来,早就把这些流民安置好了。
想到朱由检那些铁血的手腕,官员们一个个瑟瑟发抖,惊恐的眼神中满是懊悔。
“所有官员连降三级,俸禄减半,九品县令直接回家种地去!”
朱由检手一挥,扫视着诸位官员呵斥道。
这样的惩罚虽然没有性命之忧,可对于这些贪污惯了的官员来说,却是比砍了他们还要难受!
他的铁血手腕已经让这些经常官员收敛很多了,如今又连降三级,如此一来,有些人直接降到了九品。
一个九品芝麻官,还能有什么权势?
众官员无奈的摇着头,眼中满是惆怅和懊悔。
“行了,你们继续忙吧,若是以后再让我发现什么,格杀勿论!”
朱由检自然看到了众官员那各异的脸色,可他懒得跟他们打嘴炮,撂下这句话便向门口离去。
“多谢公子饶命之恩!”
众官员强忍着心中的愤怒,又恭敬的向朱由检行礼道。
断了他们的财路,还要感谢他,他们何曾如此窝囊过!
可眼前之人可是天子,他们就算有再大的愤怒也只能忍着。
毕竟,这天子可有些本事,再说了,他们若是举报了贪官,抄家的时候也是会得到百分之一提成的。
这可是合理合法的贪污啊。
原来,为了制衡官员,朱由检仿照着锦衣卫的制度也新提出了一条规矩,让官员们相互举报,一经查实,举报的官员也会得到提成。
当然了,举报人肯定是保密的,除了吏部的官员之外,没有人知道举报者的身份。
想到这,众官员心里的火气也消散了他们,他们继续忙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