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都是骗子
啪!
就在事态快要控制不住时,朱由检一把将地契全都拍在了桌子上。
看着那半米多高的地契,所有人都蒙了。
他们之前也跟朝廷交涉过,他们大多都是嘴上安抚,然后暗地里剿灭,他们还以为陛下也会如此,可没想到他竟然拿出了地契!
“解散队伍的人,朕既往不咎,还会分给你们良田,不解散队伍的,杀无赦!”
朱由检扫视了一眼诸位起义军的负责人,一脸严肃道。
他刚刚之所以任由他们谩骂,是因为知道他们的苦衷,可如果他们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他了!
黄旭阳和谢明安的队伍他都能灭,更何况是这些小罗罗!
“陛下所说可是真的?”
一胖胖的男人走上前来,疑惑的指着桌上的地契问道。
天子之所以称之为天子,套路定然是比其他官员深,他们已经被官员们骗怕了,真的是不敢轻易相信啊。
“朕可是天子,自然是一言九鼎!”
朱由检微微点头,瞥了一眼这些地契。
若不是为了他们,这些良田早就并入皇家粮田了,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在这里?
“好,那我们便相信你一次!”
几位农民起义军的负责人商量了好久,这才向朱由检点了点头。
“这里乃是一万亩良田和一千亩山林,你们可以根据队伍的人数自行分配,赵方,你前去监督。”
看到众人点头,朱由检一边发放地契,一边解释着。
听到这么多的良田和山林,众人的眼睛都亮了!
他们活了一辈子,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田地啊!
陛下为了安抚他们,还真是出了血啊。
“陛下,我等起义也是逼不得已,还请陛下谅解。”
“是啊,我们本来就靠着那点饷银生活的,如今驿站被裁,我们又没有田,真的是无法生活啊。”
“对啊,就连应该给的补偿也是一分没有!”
……
看到这么多地契,众人感动不已,纷纷诉起苦来,甚至有几人都哭了。
能过日子,谁愿意天天喊打喊杀的呢?
“好了,你们的苦楚我都明白,所以这才拿出田地让你们生活,都回去吧,大明王朝定然会越来越好!”
看到哭的人越来越多,朱由检同情的安慰道。
崇祯年间的百姓可以说是整个明朝最为悲催的百姓了,也就是因为这样,朱由检并没有呵斥他们一句。
也希望他们以后能好好生活,不要在揭竿而起了,起义,对谁都没有好处。
“陛下圣明,我等愿意解散队伍,永远追随陛下!”
众人纷纷跪在地上,异口同声的大喊道。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了抬手,众人这才缓缓离开。
看着离去的众人,陆传明等地方官员还以为事情已经完美解决了,长舒了一口气,可朱由检却并不这样认为。
因为,他看到了在这些农民起义的负责人中的两个人一直在互相使眼色,虽然他不知道这二人密谋着什么,可肯定是来者不善!
“陆爱卿,那最后的两个高大的男人是何来头?”
陆传明刚要退下,却不想陛下竟然召见他。
“那两位是临川一带的农民起义负责人安阳和安和两兄弟,他们带领的起义军是所有起义军中人数最多的,而且实力很强,几乎是屡战屡胜!”
向着朱由检手指的方向看去,陆传明恭敬的回答道。
人数最多?
屡战屡胜?
朱由检很快便找到了这句话的两个关键词语,眼睛滴溜溜的旋转着。
这两个人看起来也不过十八九岁的样子,如此小的年纪怎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还有,一群农民,怎么可能敌得过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而且还战无不胜!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临川知府何在?”
想到这,朱由检扫视了一眼诸位官员。
“临川知府林涛叩拜陛下!”
就在此时,满脸冷汗的林涛小跑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全身瑟瑟发抖。
“你可知他们二人的底细?”
看到林涛吓得脸都白了,朱由检一脸平静的问道。
“他们两兄弟是刚刚从外地搬来的,而且是整个家族全都搬来了,总共有三万人!”
林涛瞥了一眼安阳两兄弟,连忙回答道。
三万人?
再怎么大的家族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
“赵方,派人跟踪他们,陆大人,调集三万兵马与我一同前往临川!”
朱由检看了一眼赵方,又看了看陆传明一脸认真的吩咐道。
“遵旨!”
赵方和陆传行了礼后便迅速退下,而此时,林涛更是已经惊恐到了极点!
临川一带起义军泛滥成灾也就罢了,如今还出现了这种问题,他头上的乌纱不保啊!
“陛下。微臣真的不知道他们的来历,更从未帮助他们,还请陛下明察!”
林涛此时已经方寸大乱,疯了似的磕头求饶。
他现在什么也顾不上了,只要陛下不会降罪于他就好!
朱由检微笑的摇了摇头,安慰道:“林大人无须害怕,这些都是我的猜测而已,至于那些兵马,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已。”
听到这话,林涛那提着心这才放了下来,感激涕零的好半晌这才退到一旁。
“诸位官员回去准备一下,明日跟我一起前往临川!”
林涛退下后,朱由检又转身看向其他官员吩咐道。
此时,虽然跟其他官员无关,可也要让他们亲眼看看!
如此,也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是!”
众官员自然明白朱由检的用意,连忙行礼。
“退下吧。”
看到众官员已经行礼,朱由检轻轻挥了挥手,不过几分钟,所有官员全都退下,偌大的客厅里,只剩下了孙传庭和朱由检两个人。
“孙大人,据说太医院人才凋零,你觉得赵林生如何?”
朱由检刚要离开,突然想到了赵林生,转头看向孙传庭。
孙传庭可是朝中重臣,妻子又是太医院院使的女儿,对于太医院的情况自然比他更加清楚。
孙传庭微微行礼,如实回答道:“太医院确实人才凋零,赵林生也应该是个好人,不过医术如何属下便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