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拔出萝卜
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地的官员也有联系,并且为之掩护,所以说,这御史究竟是为了什么还不好说呢。
“陛下有所不知,太祖照念着子孙后代,若是陛下如此岂不是叫太祖寒心?”御史满脸的失望,“更何况鲁王也没有成功,没有伤害到陛下啊。”
“况且那些赌坊并非是害了百姓,若是百姓们自己不去赌坊的话,谁又能逼迫了他们呢?更何况欠债还钱乃是天经地义,那些人不还钱才会被赌坊追.债。”
看着御史信誓旦旦的模样,朱由检心头火起,直接站了起来说道:“对,朕也记得百姓们去赌坊不应该怪他们。”
见到皇帝同意了自己的建议,御史松了口气,接着说道:“是啊陛下,陛下也同意臣下的说法,这样的话不应该直接给鲁王如此严重的判决,这会让诸位藩王都寒心的。”
朱由检冷笑地看着御史,淡淡说道:“百姓们为何要去赌坊,这是因为他们无所事事,无钱可赚,便打着想要一夜暴富的想法,想要快速地就能赚到钱。”
“可惜,这些都是陷阱。王御史,你不是说赌坊无罪吗?但是他们引诱百姓,先让他们赢个几次,再在掷骰子的罐子里做了手脚,让赌徒们一次又一次地输下来,这实在欺骗我们的大明百姓啊!”
朱由检冷冷的目光看向了御史,接着说道:“现如今,百姓生活状况不好,只能依靠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来讨食吃,还要交税,你们不给百姓们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生活状态,反而是为那些作恶多端的赌坊开脱,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
话音一落,众臣脸色微变,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朱由检的目光在众臣的身上逡巡片刻,淡淡地说道:“鲁王的赌坊竟然能在京都盘踞这么久,却没有一个大臣说情况,这究竟是大理寺的失职,还是刑部没有所谓,还是说锦衣卫的缘故?”
随着一个又一个点名下去,这些大臣们的脸色都变了变。以往这都是潜规则,现在皇帝却明晃晃地说了出来,这说明什么,看皇帝风雨欲来的模样,皇帝显然是想要好好地整治下这种情况了。
“陛下息怒。”大臣们跪下,喊出这句话。
朱由检心中毫无波澜,反正这些人来来回回都只会说这些话,车轱辘话来回转而已。
见皇帝没有说让他们起身的话,大臣们的冷汗扑簌簌地直下,生怕自己就要被杀头了。
良久,朱由检才说道:“起来吧。”
下朝之后,朱由检看向赵成,说道:“你去查查,和鲁王这家赌坊有关的人有哪些,一丝一毫都不要给真漏了。”
赵成想到在朝堂上皇帝也点过自己的名字,他也是被狠狠地吓了一跳,毕竟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万一皇帝心情不好,再加上自己疏忽了什么,那么到时完了,说不定要个全家抄斩。
但是现在看到皇帝并没有说别的什么,赵成又放下心来,决定自己要好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是,陛下。”赵成离开后,朱由检去了镇海司。
镇海司现在主要的东西已经造出来了,一艘巨大的海船已经停在了海面上,当然朱由检还没有去看过,不过看到图纸看上去到还可以。
工部负责人走了出来,说道:“陛下,经过实验,那艘海船已经可以下海了,只不过抗打击的力度还欠缺一些,需要不断地完善。”
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就一点一点改变,让那艘船先下海,不要去太远,就在大明的海上先试炼一番。”
工部负责人点了点头,内心激荡无比,他崇拜的对象就是三宝太监郑和,只可惜他自己并没有下海的经验,所以为了能在这个方面努力,他选择了和坐船。
但问题是,在孝宗时期,海图就被烧毁了,那些三宝太监带来的航海资料被一把大火付之一炬,虽然说很多人都说是刘大夏做的,但是工部负责人倒是并不这样以为,因为他也了解过刘大夏,人家是个干实事的好官员。
所以说,烧毁海图的凶手并不知道是谁,但是想要造出一艘巨船来,的确是难上加难。
但是工部负责人没有放弃,他早就做了准备。
“行了,朕今日就是随便走走,你自己回去吧。”朱由检说道。
“是。”
朱由检在想关于朱慈烺的教育问题,如果按照先前大明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两岁启蒙,让夫子直接在还不会说话的小孩耳边不停地读着文章。
这对于朱由检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朱由检决定,还是先让自己来教育吧。
与此同时,崇祯年间的第一场科举就要开始了,除了科举之外,还有皇帝亲自点出来的各种考核,比如工匠,比如大夫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核过的,优秀的可以进宫做御用,当然你不想要进宫也可以。
合格会有朝廷颁发下来的允诺的册子,唯有拿到了这本册子,你才能继续做这个行业的工作。
并且,朱由检还觉得每三年考核一次,如果等级升高了还可以多增加一笔钱财,这对于那些做工匠这种干有些技巧的体力活的百姓来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事情。
所以在朱由检颁发下圣旨后,很多百姓已经开始练习起来了。
现在将考核的日子已经定了,很多人都在往京城的路上。
“陛下,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百姓要来考核,但是来京的百姓们实在是太多了,会不会?”吏部尚书斟酌着说道。
朱由检也是没有考虑到,淡淡地说道:“这一次先安排沿路的将士们注意点,保护好来考核的百姓。等到一下次,就让他们现在州府考核。”
吏部尚书点了点头,又说道:“陛下,科举也快要开始了,这主考官和和副考官?”
朱由检微微皱眉,他想去之前的几个科举的考官,都是比较年迈的,但是现在的大明已经不需要思想守旧的人来了。
“朕已经定下了几个人选,根据去岁吏部考核的名单,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