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董卓,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孙乾露出笑脸,问道:“董太师,你这是?”

董卓笑着挥动手中的宝剑,道:“这是一把宝剑,名叫七星剑,曹操曾用这把宝剑刺杀我,还好我当时反应快,如今,实在想不起来,能有什么可以送邺侯的了。”

“此七星剑,传闻是由干将莫邪夫妇,用打造干将剑和莫邪剑剩余的材料,打造而成,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当时曹操那厮,就是用此剑准备刺杀本太师,还好本太师警惕心高,发现了他,只不过当时被他以献宝剑的借口,给搪塞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就应该直接杀了那厮。”

“邺侯身处冀州,而那曹操身处兖州,希望到时候邺侯能够为本太师,斩了曹操那厮,以泄本太师之愤。”

接过董卓递来的宝刀,孙乾松了口气,道:“请太师放心,这些话我一定转告给主公的。”

“好,你们快快回去吧,别误了时辰。”

董卓亲自护送孙乾他们来到长安城外,念念不舍道:“先生,一定要快点回去,别让邺侯给等久了,邺城的事情,本太师有心无力,但愿这五万两黄金,能够解决邺侯的燃眉之急。”

“诺,太师,我们一定会尽快回去的。”

“兄弟们,返回邺城!”

孙乾驱使着战马和简雍率先离开,两边的骑兵纷纷跟上,最后消失在董卓眼中。

“主公,主公。”

李儒骑着战马快速来到董卓身边,问道:“主公,潘凤的使臣们呢?”

听到李儒的询问,董卓的目光从手中的疫病的药方,移到了李儒身上,说道:“他们已经返回邺城了。”

“返回邺城了?这么快?”

这是李儒没有想到的,自己的宴席好不容易安排成功,蔡邕也一直想要知道女儿的情况,结果潘凤的使臣,来了不到半天时间,又离开了?

不过,看样子使臣给了董卓一个好东西,不然的话,董卓也不会如此心平气和。

“毕竟此次北方的疫病这么严重,潘凤手中的人手本来就少,因此,来不及过多的停留。”

提到疫病,李儒心有感触,这疫病真的是太严重了。

哪怕是他们,也感觉到有心无力,一群御医,研究了半个月都没有丝毫的进展,单单是长安城的感染人数都已经达到了上万人,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李儒估测,董卓麾下的领地中,感染人数至少十万人。

十万人呐,整个天下才多少人?

这还只是董卓麾下的领地,加上其他诸侯麾下,北方至少数十万人受到感染,有性命之危,这数据只多不少,拥有御医的董卓,都不能够解决疫病,其他诸侯更不要说了。

“唉,这疫病,爆发的太突然了,不过,邺侯到底派他们来过什么的?一千骑兵,个个都是精锐,只为过来见主公吗?”

面对李儒的询问,董卓将手中的药方展开,道:“解决疫病的药方,孙乾说华佗神医此时在邺城做客,碰巧遇上了疫病,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研究出了解决疫病的药方。”

“为了报答我的恩情,特地派出一千骑将解决疫病的药方送到我手中。”

为了报恩,将解决疫病的药方送到董卓手中,无论怎么想,李儒都感觉到有一丝不对劲。

天下真的有这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吗?

就算有,也不是一方诸侯能够做到的。

李儒试探性的问道:“主公,这药方,要不要让御医们试试?”

之所以试探,因为他实在不清楚,到底哪里会有问题,潘凤会傻到护送一个假药方来欺骗董卓吗?

那么,潘凤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根据探子的消息,清河郡和河间郡疫病,虽然潘凤提前做了准备,但是并没有听说有解决疫病的消息。

而邺郡,虽然听说疫病正在解决,依旧还有不少感染疫病的人,被隔离在城外的军营中。

连自己地方的疫病都没有解决,结果却第一时间,将解决疫病的药方送到我们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然需要让御医们试试,你去安排。”

“诺。”

……

冀州邺郡,邺城潘侯府,书房内。

潘凤看着面前正在赫赫业业的整理邺城军政的陈宫和荀彧两人,肖像画的事情,欲言又止,最后咬牙道:“公台,文若,我想要画两位的肖像画,不知道两位答不答应?”

正在处理军政的两人,停下了手中的肖像画,对视一眼后,陈宫道:“主公要我们的肖像画,我们自然答应,不过,主公要肖像画,到底是为了什么?”

从昨天晚上开始,潘凤就一直在询问肖像画的事情。

潘凤沉思片刻道:“我说我是为了将诸位先生和将军的肖像画挂进群星将台,用来记录各位的功绩,两位信吗?”

肖像画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因为群星将台的特殊作用,需要一百零八份肖像画,可能提升领地的武将诞生几率。

但是,如果将这些说给荀彧他们听的话,恐怕他们会把我当成傻子。

他们根本理解不了系统这个东西,就算他们能够理解,自己能将系统这个东西说给他们听吗?

因此,这件事情变得十分困难,只能够问问,实在不行就算了。

“真的吗?”

“主公,这件事情你早说呀,我们自然答应!”

荀彧和陈宫两人听后,没有丝毫抗拒,纷纷表示同意。

原来,主公建造群星将台,是为了让他们名流千古,流芳百世。

这等好事,谁会拒绝?

至于忌讳,跟名流千古,流芳百世相比,自然是后者更重要。

潘凤微微一愣,问道:“两位同意?”

这就答应了?

昨天还不是说不死不休的吗?

潘凤的脑子,一时间没有转过来,不解的看着面前的两人。

荀彧:“同意。”

陈宫:“主公,我也同意。”

见到潘凤的困惑,荀彧解释道:“主公,开始你只是询问要画肖像画,那么我们自然会拒绝,毕竟在我们看来,随便的画肖像画,那是十分不好的举动。”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主公是为了记录我们的功绩,于记录功绩相比,区区忌讳算得了什么?”

潘凤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因为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楚,导致了两位谋士误会,既然误会解开了,那么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了。

“那好,我这就找人为两位先生画肖像,然后挂入群星将台内。”

“多谢主公。”

“是,主公。”

潘凤立刻找来了昨天为自己画肖像画的画师,让他为两人画肖像画。

画师这才明白潘凤的身份,一扫之前的畏惧,眼神中充满敬佩,道:“邺侯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在邺城,乃至整个冀州的百姓心中,潘凤这两个字是高尚的,敬畏的。

他们之所以能够安定的生活,就是因为潘凤。

磐河之战,邺城之战,两次大战,避免了冀州军阀混战的场景。

一系列的法令法规,让冀州修生养息,百姓们安居乐业。

冀州的一切都在变好,这一切,所有冀州百姓都有目共睹,因此,他们尊敬潘凤,敬重潘凤。

三个时辰后,两人的肖像画出炉,潘凤看了眼,嘴角不断抽搐,这跟后世的摄像技术,差太多了。

说实话,如果不表明两人的名字,根本不知道他画的到底是谁。

但是,陈宫和荀彧两人,却感觉不错。

“还行,倒有几分神似。”

“没错,不愧是主公看中的画师,确实有些本事。”

面对两人的评论,画师十分开心,这两位可是处理邺郡军政大事的大人物,无论他们说什么,他都是高兴,哪怕是批评。

“多谢两位大人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