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友好交流(威逼利诱加洗脑),佛朗哥等人已经对朱祁镇这位皇帝佩服的无以复加。朱祁镇也决定将他们释放回国,当然,金银财宝统统留下。

  就这样,在朱祁镇的亲自过问下,劳改了半年的佛朗哥等人终于踏上了回归之路,带去的还有朱祁镇亲手书写的国书。

  至于国书的文字,那自然是中文为主,附带一份英文翻译。

  “陛下,这些西人好面子而且劫掠成性,放他们回去恐怕会引来更大规模的报复”兵部尚书徐光启说道。

  内阁次辅加太子少保于谦出声说道:徐大人这么说也不无道理,但是只要我大明强盛,自然无惧来犯之敌。

  “朕就是想看看他们想要和平发展还是继续与我大明为敌如果是前者,我大明的自行车,最近隐隐约约产能过剩的丝绸正好可以趁机出口,如果是后者,我大明朝泱泱大国,只要来犯,虽远必诛!”

  “通过这次交流,朕发现西方也有不少的可取之处,并非我们了解的那样都是蛮夷之邦,促进交流才能够使我们日益强大”

  自从宝岛收入囊中以后,朱祁镇就借口于谦有功于国,将他提拔到帝国中枢任命为太子少保兼任内阁次辅。毕竟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来的言官体制,导致有明一朝,言官都不是善茬,得找一位猛人来压制才行。

  至于福建布政使赵楷,自然是升任江南总督,继续负责沿海诸般贸易事宜。

  “这纺织厂遍地开花,我们这些小作坊是彻底没活路了”“那可不是,我家产的布匹今年一匹布也没卖出去,纺织厂出产的布匹产量高,质量还好,一点活路也没有了”浙江嘉兴,一群纺织坊主聚在一起,各自诉说起自己最近的遭遇。

  “既然他们不让我们活着,那我们也不让他们好过,咱们不如冲进纺织场,破坏他们的机器,反正法不责众不是”一名丝绸商人说道。

  “诸位,此事还是要慎重,这纺织厂的规模这么大,背后必定有高人坐镇,贸然行动恐怕最后还是我们遭殃”另一个纺织厂老板说道。

  “你们说这纺织厂产量这么大,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该不会是妖术吧”

  不得不说,很多古代人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一但碰到无法理解的事情就立即将其和妖术联系在一起。

  “不如我们这样.......”一个留着山羊胡,一双眼睛细而长,面容消瘦的丝绸商人说道。

  “还是你老刘有办法”众人听罢纷纷对刘国栋这个老六竖起大拇指。

  第二天,江宁城内开始流传起关于纺织厂的各种谣言,甚至有寺庙的得道高人说纺织厂借助女工的阴气喂食妖物,妖物适用妖法帮助纺织厂进行生产。

  有些人立马就联想到最近纺织厂出现的女工加班猝死情形,经过有心人的添油加醋,渐变成这些女工是因为阴气被吸干而死。

  一时间,纺织厂的女工家属人人自危,害怕自己媳妇儿那天就倒在工作台上。

  “媳妇儿,咱还是别去上班了吧,好死不如赖活着,你要是哪天走了,咱们的孩子可咋办”李二正在小心翼翼的劝着他媳妇。

  自从这纺织厂开设一年来,李二媳妇春华的收入已经明显超过了李二。这让本就惧内的李二家庭地位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对于外边流传的纺织厂传言,春华倒是一点也不在意,倒是李二看到别人传的有鼻子有眼的,本来不信的也就信了。

  我要不去上班,光靠你种地和给地主老爷干活儿的那点收入,咱们家的房贷怎么还,七天一次的猪肉还要不要买了,春华不耐烦的说道。

  李二见状,只好默默闭上嘴,这就是兜里没钱腰杆不硬的后果。但是你要说这纺织厂有妖怪吸人阴气李二是不太信的。

  因为他媳妇儿自从去上班以后越发的生龙活虎,李二的粮食还没来得及生产出来就被榨得精光,好几次拉下面子告饶还要被媳妇埋怨,哪有这么吸人阴气的,李二给自己打了个圆场,也就不再理会这事情。

  “死婆娘,你要是敢去上班,我就休了你”王二麻子厉声说道。本来他老婆在家一点地位没有,任由他欺负,但是自从去了那个什么纺织厂上班以后腰杆子越来越硬气,最近更是不把王二麻子放在眼里,动不动就抄起菜刀跟王二麻子干架。

  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让她不在去上班,王二麻子自然不会放过。

  “你敢,老娘要是不去上班,靠你养活?每月的胭脂水粉钱你都付不起,起开你个废物”王二麻子的媳妇儿如花骂骂咧咧的出了大门,头也不回的朝着纺织厂上班去。

  同样的事情在江宁城内纷纷上演,跟媳妇儿关系比较好的还能够理解。但是更多像王二麻子这样的废物就开始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诸位,要我说,要保护咱媳妇儿,还得老爷们出手,咱一起冲到城外把这劳什子纺织厂砸了”人群中,一些被抢了生意的丝绸商人雇佣的小泼皮在鼓动着。

  一传十十传百,城内的很多人被裹挟着就往江宁的纺织厂冲过去。看到一大群人大喊着斩妖除魔等口号像纺织厂冲来,看门的两个老大爷哪里见过这阵仗,赶忙躲到桌子下瑟瑟发抖。

  人群中,看着义愤填膺想要拯救自己老婆自己女儿的男人,丝绸商人收买的小泼皮们开始放慢速度,慢慢后退,最后隐进路边的草丛里……

  江宁纺织厂内,有些女工看到自己的亲人要打砸自己的饭碗,厉声阻止,但是无济于事,被裹挟的人群一拥而上,开始打砸机器。有些人开始抢劫布料,一场发生在大明朝的零元购就这么发生了。

  零元购过后,幸存的管理人员看着厂里一片狼藉和被破坏的机器,欲哭无泪,感慨自己才过上几天好日子,估计这回饭碗不保。

  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回京城,朱祁镇也是目瞪口呆。万万没想到,他只顾着发展,却没有照顾到各方的利益平衡,没想到报复来得这么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