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闲来无事
“而且到时候我们手里是有充足筹码和朝廷讨价还价吗?”
不说了,这位赵郡李氏这位阳谋考虑得也确实相当好,毕竟这种盐铁价格已经上升到普通百姓无法消费了,这样长期下来,一般老百姓没有盐吃、没有铁用,肯定过不好正常日子。
而且这种不能正常生活的行为,必然使人心烦意乱,此时,如果有人从侧面扇吹风、点点火什么的话,那么到处骚乱想来就会不断。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就必然要向皇上讨个说法。
及至那皇上无奈之时,他们世家是能下手。
他们预期到时他们就能趁此机会交出世家人员推荐名单了,届时陛下肯定会在大唐百姓的施压下给予他们世家人员一定的官职。
“赞!赞!赞啊!”
“李家主,这个绝对阳谋,不折不扣!这计谋可真赞!”
“这盐和铁都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这价钱自然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这价钱的涨幅自然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所以,我们无论如何把这个价格提高了,它就合法了,就不会违反朝廷律令,即使皇上有什么看法,断然挑不到我们的错。”
“对啊!对!等天下百姓把压力全部推到皇上面前时,想不到皇上会向我们让步!”
这位李氏家主听着一众世家百般挑剔,心里甭说多得意。
因为这次,不只他一个人看,也不只是各位新家主看,这次自己世家最终都会赢得朝廷一回。
只是.
也只是他们眼中的事实,不成立。
这段时间众家主定好计策后,就是全部返回自己家,开始把一切统一起来安排,不仅把盐价全部翻番之多,甚至把铁价也翻番之多。
这次世家可谓孤注一掷,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把盐、铁价加满加高,而是直接瞬间跃过高空。
比如这个盐,本来五百文一斗的,但这只是一瞬间的工夫,只是涨到一千文一斗而已,这个价格虽然说贵,但这对老百姓来说,那种咬紧牙关都能买得起。
这种盐可都是人身体里的必需物质,每天不吃饭,就是全身缺少体力。
这个对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大唐时代,这个没体力,咋劳动啊!
没精力去劳动,这个收成哪去了?
因此这一天注定会持续。
这个盐翻一倍涨一倍,他们还咬牙坚持。
只是这种提价的步伐还未停止。
由于世家的目标均未实现,因此说这个价格的上涨直到目标实现才停止。
所以,在盐和铁的价钱才涨了一倍之后的第二天,这市场上盐铁的价格居然是又翻了一番。
也就说这次食盐价格是直接涨到二千文斗。
这一价格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接受的价格。
此时用“望而止步”一词形容再恰当不过。
二千文那可就足有二贯了呀,这银子可够吃够一般家庭几个月的吃喝拉撒用。
然而如今,这种食盐价格的上涨,竟然只能够买到1斗。
但.
这种状况远远没有停止过,第三天食盐价格又飙升到四千文一斗!
第四天,六千文斗!
第5天八千文1斗!
第6天1万字1斗!
......
於是,这个只要隔天起来,这个大家都能看到这个食盐价格相比昨日,整整涨了二千文钱。
一直到最后,这种普通的盐,这个价格竟然可以和黄金相提并论,都会停止提价的步伐。
因此,此时食盐,别说一般百姓之家,便是那些富庶之家,想买一斗,也得咬牙使足劲才能舍得买失。
这特么实在让一个人吃不消!
这个金光闪闪的普通百姓人家,一生中大概不会有这样的经历,那么,这种吃一点就能与金贵媲美的盐,又怎能有这样的收获?
皇宫啊!
御书房啊!
隔三差五,就能听见呼啸的声音。
这声音并非出自他人,恰恰出自大唐帝王李世民。
“可恶!可恨!这些世家竟然那么胆大包天,竟然敢于以盐、铁之价逼在朕身上!”李世民这一刻脸色特别不好看,那几桌奏章也不难看出来,早就被李世民摔得不像。
身为一代帝王的李世民又何尝不是对那些家族阳谋了如指掌!
但即使他明白了又能如何?
这种食盐与铁本就由世家紧握在手,家人把自家物品提价出售,他人本无可厚非,因此,即使明知其终极目的也要来迫其就范,李世民除恼、除怒、但又无计可施。
“陛下...ε=(́ο`*)))唉!!!”
长孙无忌做为李世民第一大亲信,这段时间,自然要站到李世民身边,然而这时却又实在无路可走,由于世家这手,连自己也不得不很钦佩。
真的很漂亮!
就是不知道这帮世家的家主是原本就比上一任的家主要来的聪明,还是因着李祐的接连打击,所以,他们才会变的聪明了。
毕竟玩阴谋,一但如果有人抓到把柄,就不是闹着玩,轻则自己掉头就跑,主脉一族也会遭斩,重则那样会让整个族灭亡。
因此,为了能不被人抓到把柄,索性直接玩阳谋游戏,因为阳谋合法,即使朝廷再气,也永远找不到杀死他们的借口。
“皇上,要不咱们到秦王殿下那里看他有办法吗?”
正当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脑门子包办,无法处理此事之时,房玄龄发话。
这个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杜如晦听了房玄龄的话,目光顿时是明亮起来。
特别是李世民!
此其何以忘其此麒麟之儿!
须知自这公子问世以来,那个世家可没少遭罪!
他这皇长子,则和生来就来克制那些世家如出一辙,无论世家玩弄何种手段,他好像都能很容易地解决,并且,不惟能解,且能于终局时,反制其一军。
至少到了现在这个食盐和铁价疯涨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现象。
尽管说这事他们没想到李祐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但凭他的聪明,能解决这一危机应该没有问题!
“快点!去见祐儿!”
李世民大手一挥,是直把长孙无忌,房玄龄与杜如晦三人带到秦王府。
而这时秦王府后花园里,却没有皇宫里那种火急火燎之事,那边的人们,那活得叫做一个开心,叫做快活呀!
另外,现在秦王府那里特别热闹,除李祐外,他的两位未婚妻房青筠,杜雨画,长乐,小䇣䇣,小正太李治等人也在场。
几个男人围在面前的烧烤架上,一个劲地吞口水,这个男人也真担心他一个都来不及,这个口水就会流下来,这个如果被人家看上,也不叫丢死人。
这些大人们都比较好,还有这个房青筠和杜雨画,这个跟李祐在一起久了,就是没少吃点好吃的,所以这个馋的情况可以稍微差点。
“锅锅,锅锅,肉肉要什么时候才好啊,䇣䇣好想要吃!”
小小的一对眼巴巴看着李祐手里不断翻着肉串的眼睛,那个眼珠子差得直往上生长。
她一直滴在嘴上,大概过了一会呀,她就是不需要吃这个肉串,这一口水就是为了喂她。
实在太香浓。
有人说皇宫里吃得最多的是美味,然而在她眼里,怎么只剩下秦王哥哥这一个美味了!
“嗯,你们这些小馋猫们,立马没事,下次兄弟们帮你们撒点盐巴吧,以后咱们家的小馋猫们也会好好吃饭!”
李祐拿来一串没放辣椒、只抹了蜂蜜的烧烤羊肉串、撒了些细沙似的细盐、这种肉串、正好对了小孩子们的食欲。
而且这个场景好不凑巧恰好被刚刚进来的李世民,长孙无忌,杜如晦以及房玄龄看在眼里,听之有言。
啊!
这小鬼你即使再富有也难那么花钱!
这个现在盐和黄金是一个价,你老人家好吧,竟然用这么金贵盐巴撒到肉串里去,这样岂不要人命?
重点是,他撒下了那玩意儿.
判断是不是盐?
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都认为他们听错看错了,于是,惊喜与诧异过后,即不约而同做出相同的举动,即举手使劲儿地揉眼睛。
一副懵懵懂懂状!
这盐不都该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么,而他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上最细的细盐只有米粒那么大呀!
然而这个李祐手里的盐巴竟是细如沙。
这又彻底颠覆了他们对它的看法。
“卧槽!!!”
四人证实那个李祐撒到肉串里的是自己嘴里的盐后,竟然不约而同地爆粗嘴。
而且就是这四人爆粗口,还成功引起了李祐这样的关注。
李祐惊讶的回头一看,是便见到了四位木头人。
额!
嗯!
不是4个木头人!
就是4个像木头人似的大活人!
“皇兄、舅舅和两个岳父大人你是怎么过来的呀?”李祐出声问。
说着,是把已烤熟的羊肉串交到小对对手里。
“敢情你在宫里闻着我这烧烤香又来?”李祐问。
此话一出,李祐是马上闭上嘴,这是怎么讲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讲的,这不是把她们几个比作那个东西吗!
这个自己不也是在为自己找乐吗!
只是,还好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等少数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全被李祐身上细腻如沙粒般的细盐所吸引,于是,至于刚才李祐说的话,居然一字未闻。
以李世民为首,一众老跟班,以最快速度奔向李祐,眼珠子快落入李祐手边那只小坛子。
因为刚,两人却看见当李祐给小对了肉串洒了那个细盐时,从坛子里取出来。
咕噜----
咕噜----
咕噜----
咕噜----
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经过证实再一次证实那个东西确实不是他们眼花看出来造成的假象后,四人不知不觉中一口唾沫就咽下去。
“祐儿...这个...怎么了?”为了不被他弄错,李世民颤声问。
“这个呀,那就是我精制的细盐了,皇兄您想不想尝一下?”李祐脑壳入了水似的问。
一问起来,顿时是满脸窘迫。
瞅见了他打听到的那个名字,这个他即使邀请了这些长辈来品尝,也该邀请长辈们来吃肉串呀,这个哪还有人邀请盐巴呀!
“嗯!”
只是,这个回旋的词李祐还没说完,这边李世民居然给出了意外的答案。
“皇兄,不愿意,那是盐啊,咸咸的啊!”李祐赶紧阻止了李世民。
平心而论,但就那么短短片刻功夫,李祐还是理解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四人见到他这个细盐时为何有那么吃惊的神情。
李祐好歹已经在这个年代活了十八年,因此对这个年代的盐该长成怎样,他再也不知道。
说得好不夸张,这年代人们所食用的食盐,那么在后代,却全部用于喂猪。
要说李祐能炼制成功这种细盐也要感谢李世民!
如果不是那次,他在太极殿给皇爷爷治男性隐疾,这个李世民又欠了孩子让他也帮忙治,他还是无法从体系中得到这个粗盐提纯过程!
此自薛延陀之事结束后,李祐闲来无事之时,即着手成立作坊从事这种粗盐提纯。
只是,现在才算得上提炼成功了,而且这种技术已经充分成熟。
因此,没错,细盐提炼成功后,李祐是请他的两个准儿媳房青筠、杜雨画、还有他姐姐长乐、小䇣䇣、哥哥小李治组成这样一个小家庭烧烤派对。
这种美好自然会与他最亲密和最接近的人共享,于是,这个他首先会想起的就是这些他最亲密和接近的那些人。
然而,有谁会想到,他们刚刚烤出肉串儿的时候,李世民她们就在这里。
然而这个李祐却很善良,并不想让李世民尝尝那个细盐的味道,然而李世民哪受得了呀。
如果他没有当面尝一尝的话,想必心里头也不乐意。
于是,得到李祐这样肯定的答复后,仍然缓缓蹲着,用铲子从那小坛子里盛出这么一扔丢入口中脑袋。
这尝没关系,这尝下去,整个儿差点就掉眼泪。
由于有一种极纯盐味儿立刻在味蕾中盛开,甚至连平日里吃盐时那种苦臭也不存在。
身为这个大唐最高统治者的李世民那个平日里所食用的无疑是整个世界上最细致入微的细盐。